胡自强:此心安处,是中国(七)——践行“美的研发体系总架构师”(一)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陈莉,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胡自强:此心安处,是中国》系列连载的第七篇。

2014年4月,出任小天鹅主管研发副总经理不到两年,胡自强博士即调任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当年8月,胡自强被任命为美的集团副总裁。对于这次调任,美的提供的胡自强官方简历上,有这样一段描述:“2014年,应美的集团经营转型的需要,担任美的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负责集团全球研发布局、制定产品和技术战略及规划、推动产品和技术规划落地以及协同和统筹技术资源等工作,全面构建集团四级研发创新体系。”

一个企业的理想,与一个人的志向,就这样完美地碰撞在一起。胡自强开始了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从无到有的搭建工作,也开始了对美的研发体系的重塑、创新和跃升。2017年4月,在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成立三周年会议上,刚刚兼任CTO的胡自强自己对这个过程有这样一段描述:“三年前,方总一声令下,我只身一人,拖着一个行李箱,来到顺德,只是为了实现集团从经营导向向产品领先的战略转型。”这是胡自强对自己经历的一点回忆,也是对当时在座的百余名中央研究院员工的鼓励——基于梦想的起步,总是伴随着各种困难,但实现梦想所带来的快乐,将无与伦比。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71901423/641

从无到有构建中央研究院

2014年4月,美的集团在总部大楼的26层专门辟出办公区,用于中央研究院的筹备。彼时,在胡自强心中,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怎样的中央研究院,才能满足当时美的战略转型的需求。4月底,美的中央研究院第一份《工作规划》从胡自强手中出炉。

2014年11月,《电器》杂志曾经对胡自强进行过一次采访(《建设世界一流的白色家电创新体系》,《电器》杂志2014年第12期,第30~32页)。这篇文章中提到,当时的美的提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333”规划,即到2020年,美的要进入全球白色家电前三位,为支撑这个目标,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定下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白色家电创新体系。

很明显,这份《工作规划》也是围绕这一目标设立的。据美的有关人士介绍,在这份《规划》里,关于中央研究院的定位及目标、组织架构、机制保障以及2014年当年的工作规划,都已经表述得清清楚楚。

正是这份《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整个美的集团研发体系在纵向结构层面,要构建“四级研发体系”,即,事业部专注于产品开发和个性技术研究,中央研究院专注于中长期共性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颠覆性研究。除此之外,中央研究院还负责协调跨事业部的技术转移以及对事业部核心攻关技术进行支援。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四级研发体系”的滚动运转模式。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在中央研究院层面,架构上分为研究、科技管理及营运、国内外分支机构三大版块。其中,在研究版块又分为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在技术中心部分,规划了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物理化学、电控、材料学几大技术领域;在创新中心部分,规划了产品创新、用户研究和工业设计三大平台;科技管理及营运版块规划了战略规划、对外合作、技术情报信息和标准及专利四部分;国内外分支机构布局了上海研发中心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研发中心。

在团队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步骤,即2014年为组建年,2015年为启动运行年,2016~2017年为发展年,2018~2020年为产出年。同时,《规划》要求,在中国研究院的团队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全球招聘的模式,并明确规定了有海外经历人员的占比以及博士、硕士、学士的占比。《规划》里还强调,技术研究带头人应为全球一流专家。

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规划》也设计了中央研究院运营的经费来源。总体来说,就是设立初期由美的集团100%拔款,随着中央研究院的逐步启动,也逐步提高事业部的项目收费以及政策项目的比例。按照胡自强的构想,运营成熟的中央研究院,50%的经费应该来自于美的集团的战略性投入,其余50%则来自于各事业部的产品应用性项目。

很显然,设计这样的经费来源模式,是经过胡自强深思熟虑的。“步入正轨后,必须收费。”胡自强说,“这不是为了证明中央研究院的水平,也不是象征性收费,而是为了让中央研究院上上下下更具备市场意识,让中央研究院的项目更好地落地。”在胡自强看来,美的需要的中央研究院,需要有真正的价值产出,需要有持续推动市场的能力。“我们是企业的中央研究院,不是纯粹的研究机构。”胡自强说,“不收费,研究院最终只会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又高高在上。在收费过程中,有事业部的参与,项目本身就会更加落地,这也锻炼了中央研究院的能力,让中央研究院有长久的生命力。”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71901424/641

2017年4月,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

艰难起步

这样一份《规划》,无疑是高水平、高起点,但也意味着操作起来的高难度。胡自强也充分预计到这个难度——《规划》中明确表述,中央研究院从建立到真正产出,需要4~5年时间,人才培养周期也在3~5年之间。但胡自强认为,美的需要有这样高水平的研发体系,也有能力建立这样高水平的研发体系。

这个高难度就从人才招聘开始。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之初,只有划归过来的科技管理团队,共十几名成员。当时还在美的家用空调的张智博士是美的中央研究院第一位研发人员。但是,在他来到中央研究院大半年的时间里,最主要的工作却是招聘。

对于美的中央研究院的起步,让张智印象最为深刻的,正是招聘的过程。在通过各种招聘渠道收到几十份应聘简历之后,张智和当时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胡跃山在一个周末来到上海,在位于上海虹桥的一家宾馆里包了一间小会议室,开始了为期两天的面试。“两天内我没有出过宾馆。”张智回忆说,“只是在不停的面试,面试。”让张智欣慰的是,两天时间里,聘到了十几名员工。

胡自强本人,也在忙于招聘人才。《规划》里每一个技术领域都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带头人。美的外部的人才、内部的人才,中国人、美国人、韩国人⋯⋯胡自强意识到时间紧迫,对人才的要求却不肯将就。但那时的美的,对人才的吸引力远非今天能比,虽然胡自强自己加入美的,是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榜样,让更多的高端人才对美的有了兴趣和信心,但是,胡自强自己能否在美的成功,很多人还持观望态度。

在这样的状态下,竭尽全力招聘来的员工,胡自强和张智并没有太多精力帮助他们去熟悉美的,也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等待,所以只能让他们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只能把他们放到与专业对口的事业部里,一边熟悉,一边实践,一边解决问题,最后做到融入。”胡自强回忆起这段过程,内心还是充满歉意,虽然有些人通过这一过程融入了美的,但的确也有一些人因为无法融入而离开。当然,将这些相对较早招来的员工直接送到事业部,胡自强也有另一方面的考虑:“中央研究院的创新,必须是‘贴地飞行’。要能够贴住事业部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这样也能达到‘练兵’的目的。”在这种思路下,当现任美的冰箱事业部研发负责人张辉博士到中央研究院报到的第二天,就跟新报到的其他员工一起,被张智送到了当时的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现场办公,与事业部一起解决当时吸油烟机产品上遇到的问题。甚至,张智还说了一句“狠话”:“解决不了问题,就不要回中央研究院!”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71901521/641

2017年4月,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

2014年底,美的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员已经达到近50人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研发能力。张智开始想办法“盘活”和锻炼这个研发能力。具体操作方法,就是与事业部一起,确定一些共性技术的挑战性项目,共同进行突破。“这些项目对这个还在组建过程中的中央研究院来说,达到了迅速锻炼队伍的目的。”张智说。

2014年10月,在美的中央研究院组建半年之后,一年一度的美的集团科技月总结大会由美的中央研究院组织举办。现在跟随胡自强进入美的医疗产业的周海珍,当年正是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主要负责人,全面筹办了那届科技大会。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这届科技大会并没有像往届一样把重点放在奖励上,而是以 “检讨、自省和规划企业中长期科技创新战略”为重点。一些“竞品对标”产品出现在会议的展区,它们都是竞争对手的高水平产品。两相对比,差距和压力直接而且尖锐。这些差距被分解为各个子项目,包括性能、可靠性、外观、卖点等。“每个项目都有很细的、具体的要求,包括如何打分、权重、差距、目标、评价等。这相当于给了一把尺子,差距和目标一目了然。”周海珍说。

无论如何,胡自强构想中的美的中央研究院的样子,正在慢慢落地,起步运转了——大多数技术领域都招到了负责人,海外布局也在起动,三大创新平台也开始搭建。但这并不意味着艰难时光的结束——美的这样一个超大企业,从经营导向向产品领先导向转型,困难、摩擦、矛盾⋯⋯一切可以预知,却又无法预知。

是沙滩上的建筑还是坚定生长

在胡自强组建这届美的中央研究院之前,在美的的历史上,曾经组建过两次中央研究院,但存在的时间都极短。胡自强组建的中央研究院,在美的能存活多久?在当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未知,但在建院初期,还是有很多“老美的人”加入其中。其中不乏一些有历史使命感的“老美的人”。“是谁给你的胆量,竟然想去中央研究院?”有些人想去中央研究院时,就曾“遭遇”来自人力资源这样的“灵魂拷问”。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美的人’,应该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美的人”说,“方总已经在全集团提出了‘产品领先’战略,美的也来到了这个发展阶段,我们总该做点什么。”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71901658/641

2017年4月,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

在他看来,当时中央研究院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的和尚”。“如果这样下去,结局就已经摆在那里——虽然大家都了解建中央研究院的必要性,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美的中央研究院的样子。一个不能与美的其他机构、平台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的中央研究院,在美的是没有办法长期生存下去的。”最简单的例子,在胡自强构建的四级研发体系中,中央研究院与事业部研发如何分工、如何合作?在建院初期,中央研究院自身能力还不够强时,又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挥价值?这中间,如果没有懂美的的中央研究院人去拉通,势必成为积累矛盾的节点。而这样的节点,很明显不止这一个。

更为根本的是,胡自强的建院逻辑,是从家电产品的底层技术突破,实现“产品领先”,这样的思路与当时刚刚从经营导向中转向的美的的现状,相去甚远。如何让中央研究院真正融入美的,嵌入美的这个庞大的组织运转之中,并有效地改变美的研发体系,践行“产品领先”的历史使命,是一个非常难的命题。

在这个命题之下,每个人都不知道,中央研究院能存活多久。如果非要说有一个人知道,那这个人就是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方洪波对“产品领先”的渴望,对拥有一个高水平中央研究院的渴望,是中央研究院能够存活下来的最重要支撑。对于美的中央研究院的人来说,今天回忆起种种过往,复盘中央研究院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过程,也都肯定地表示:“集团的坚定投入,是最为关键的因素。”2017年,当美的中央研究院开始有一定规模的产出之后,方洪波才肯在一些内部场合承认自己承受的压力。“幸亏当时顶住了压力。今天想想都后怕。”方洪波说。

坚定投入的成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投给“对的人”。从2012年方洪波招胡自强加入美的,距今天已几近十年。回顾这十年,一位曾参与美的中央研究院建设的“老美的人”说:“建中央研究院,是美的集团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而选择胡博士作为中央研究院的创立者,也是当时美的独一无二的人选。”

“胡自强建立起了美的中央研究院的架构并让它长成大树,提升了美的的研发能力,改变了美的研发体系,成功实践了美的‘产品领先’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他为美的培育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当中,有很多人被输送到美的各个事业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位美的人这样评价说,“更为关键的是,美的正在向科技集团迈进,并将业务分为五大版块。今后,每个业务版块的成长,都可以借鉴胡自强在家电版块建立的成功模式。”

在2022年1月美的举办的经营管理年会上,方洪波亲自为在美的十年的胡自强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这也是美的历史上第一次为个人颁发杰出贡献奖。颁奖词这样说:“您播下的这颗研发的种子,在美的成长并坚定生长,感谢您为这棵大树注入源源不断、蓬勃生长的力量。”(未完待续)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陈莉,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