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带来的启示:自主创新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近日,两则消息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一则是格力中标全球最大光伏空调项目,落地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世贸中心。另一则是格力超低温制热多联机中标美国水牛城温德姆(Wyndham)酒店项目。作为全球制冷行业中的领导者,格力在暖通领域技术上积淀深厚,目前已经有19项 “国际领先”的技术,近期中标的两个项目应用的正是格力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光伏空调技术和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技术,再次给那些高价购买国外技术的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自主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近日,两则消息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一则是格力中标全球最大光伏空调项目,落地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世贸中心。另一则是格力超低温制热多联机中标美国水牛城温德姆(Wyndham)酒店项目。作为全球制冷行业中的领导者,格力在暖通领域技术上积淀深厚,目前已经有19项 “国际领先”的技术,近期中标的两个项目应用的正是格力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光伏空调技术和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技术,再次给那些高价购买国外技术的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自主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品牌是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形象的名片。曾几何时,说起中国产品,似乎就是质次价低的代名词,而如今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我国已经涌现出中国高铁、华为、格力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在世界经济乃至全球发展中显示出新的力量。

  不得不说,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优势趋于弱化,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品牌建设是强国战略任务,也是中国企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那么,一个走向世界的品牌靠什么?格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靠自主创新!靠坚持自主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如此的;对于中国制造来说,也是如此: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核心要义!

  与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一样,格力电器最早的技术也是舶来品,2001年,格力电器赴日本购买多联式空调技术,不料却遭到了日本企业的坚决拒绝,并表示连散件也不卖给中国。这令格力意识到,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那时候起,格力就确立了“自主创新”的长远发展战略。近年来,在董明珠的领导下,格力对科研投入上不封顶,每年的研发投入都高达数十亿元,。

  格力电器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投入,不仅给格力的技术人员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更重要的是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极限低温制冷、降噪、节能、智能、变频等核心技术领域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5185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5157项。其自主研发的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等19项核心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为格力成功转型多元化,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进军国际的道路上,与其它企业采取跨国并购策略不同的是,格力更多的是坚持自主创新,向国际输出自己的品牌,以优良的品质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在国家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格力、等中国家电企业面对走出去的重任,面临新的选择,是选择自主创新,还是选择海外收购。对此,董明珠旗帜鲜明,正如她所说:“过去的中国制造一直在模仿,只要能生存,能赚钱就满足了。但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思考企业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我不反对到国外购买技术或谈合作,但要看到中国企业的责任是成为真正的创造者,这就决定我们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自主研发是我们必须补足的一课!”董明珠坚持认为:“宁可慢,也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掌控核心技术。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信仰。中国最缺的是掌控核心技术,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

  确实,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逐利而行,不是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所应该做的。中国经济要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对市场活力和潜力的激发,也是中国品牌孕育成长的巨大机遇,必须有更多与经济发展成就相匹配的中国品牌能够应运而生,必须用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技术赢得全球市场,走出国门,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品牌为中国赢得尊敬!在这方面,董明珠领导的格力是中国制造的杰出代表和榜样。笔者相信,近期在美国市场所实现的跨越,仅仅是格力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又一个起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的源泉,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像格力那样, “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靠自主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2)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