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拟在青岛建设产业园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3月17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发布公告称,计划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作,以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海特生物医疗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青岛市高新区建设海尔生物安全科创产业园,产业园预计总投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
《电器》记者获悉,此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并不限于:生物低温存储(超出现有产能部分)、生物培养、生物离心制备、样本自动化、生物低温转运等生物安全多场景方案及对应产品的生产基地;以上生物安全场景方案的技术研发基地、实验室基地及体验云数据中心;其他生物安全新产业孵化。项目总体建筑面积初步设计约为98000平方米,建成后设计产能为20万台/年。
海尔生物安全科创产业园项目有利于海尔生物扩大产能,优化布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据悉,海尔生物致力于成为生物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围绕这一战略,基于在生物存储安全细分领域的先发优势,近年来海尔生物业务持续拓展,纵向上不断深化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横向上不断布局更丰富的生物安全产品和方案应用。
作为首个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超低温设备国产化的民族企业,海尔生物历经10余年发展,不仅拥有行业领先的低温冷链核心技术,跃居低温存储龙头,还能提供-196℃~8℃全温域、全场景、全品类的生物医疗物联网低温场景解决方案,在产品技术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电器》记者了解到,海尔生物有4条产品生产线,分别为恒温产品生产线、超低温产品生产线、异形产品生产线以及生物安全产品生产线。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海尔生物预计现有产能将无法满足未来市场订单的增长,此次项目可以提前储备生产能力,逐步实现产能扩大,支持已有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此次项目建成后将重点用作生物培养、生物离心制备、样本自动化、生物低温转运等生物安全多场景方案的技术研发及实验室基地、生产基地和体验云数据中心,并支持后续新产业持续孵化,对公司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夯实未来发展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随着生物安全重要性日益提高,生物安全产业将迎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快速发展期。产业园项目深度契合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趋势,将有效提升海尔生物安全场景方案的研发、生产能力并保障用户体验持续迭代,助力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会,面向未来市场增长需求,保证行业地位的持续领先。
作为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龙头,海尔生物拥有十多年医疗器械领域的生产制造经验。过硬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将有效保障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公司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据《电器》记者了解,此次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自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确认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2年内竣工,2023年投产。
严正声明:“电器微刊”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需获授权。
2021.03.08
2021.01.12
新冠疫苗来了,医用超低温冷柜行业有望开启新局面
电器微刊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