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不为攻玉

赴德参加家用电器行业智能制造高级培训班总结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2016年11月6~20日,笔者参加了工信部组织的“家用电器行业智能制造高级培训班”,此次在德国为期两周的培训,令人印象深刻,收获很大。

  2016年11月6~20日,笔者参加了工信部组织的“家用电器行业智能制造高级培训班”,此次在德国为期两周的培训,令人印象深刻,收获很大。

  正如此次培训的德国合作方??吉森大学的Bohnet教授所说:“当代中国和德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邦德国都是1949年建立,中国和德国都有国土分裂的经历,两国都有当代经济腾飞的突出阶段。”也许正是因为种种相似之处,中国人特别愿意从德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以期助自身成功。

  通过此次培训课程,特别是对德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框架性认识,以及对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过程和实际操作的大致了解,笔者对中国向德国的学习产生了另一个维度上的认知:中国在研究德国工业的时候,不能只抱着一种copy(复制)的态度,更不能内心只以最短的时间和路径获得成功为目标。

  我们在观摩和鉴赏“他山之石”时,不是为了造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工具,而是应该总结和提炼它之所以能被德国铸造出来,并且帮助德国“开疆扩土”的环境、条件和过程,通过寻找内在的逻辑,进而考虑中国是否可以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攻玉之匙”,并且让它造得顺利、使得顺手。

  事实上,在去德国之前,笔者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建设,要通过培训实现两方面的收获:一是全面了解德国工业4.0提出的背景和目标;二是尽可能的收集关于德国工业4.0提出至今,德国在工业企业中推进智能化改造的进展,特别是相关标准和技术方面的最新信息。

  但是,经过两周的培训,笔者发现,要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

  首先,德国提出工业4.0的核心目的是保持或者提升德国工业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2011年,汉诺威工业研究院第一次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正式以德国国家战略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德国自19世纪中期确立了从农业向工业化改革的发展道路,并自此建立了工业立国的核心战略,150多年以来,德国一直将工业制造视为最重要的竞争要素。

  由于德国长期形成的严谨行为风格,在不断夯实工业基础的同时,也给本国工业界带来了“过于保守”的气质,德国工业界乃至政府都认为这样的思维方式逐渐限制了德国制造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空间,从而影响到德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德国国情,就无法真实了解其提出工业4.0的目的。但是,不要以为德国工业“落后”了,德国人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制造业插上“想像的翅膀”,以保证他们在未来继续和永久性地领先。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对差很多,所以在针对“智能制造2025”的升级中,很多中国企业可以用“推倒重来”的形式,利用最先进的自动化工业技术全新设计工艺流程,打造新一代制造业。当然,这也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制造业历史包袱更少,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与德国工业基础的起点不同,这决定了德国目前针对工业4.0所做的具体工作(比如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不是中国企业最迫切的。如果中国企业想通过从德国的工厂或者生产线上直接copy一套标准,就直接完成自身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非常不现实。

  其次,现阶段,德国正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基础理论和关键问题的研究上。

  德国工业基础相对扎实,特别是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上,综合水平较高。因此,目前德国工业界对于工业4.0的实施,并没有如中国一般大规模地进行生产线改造。

  据了解,在政府层面上,德国联邦政府目前主要是组织研究机构在工业企业范围内展开调查,研究怎么样通过有效的资助方案,推动和促进工业4.0的发展。比如,弗劳恩霍夫研究院正在开展一个项目,共有661家德国企业参与其中,进行实验,提出各自对工业4.0的需求、意见和建议。

  从企业层面,由于并没有统一的生产线改造标准,德国制造企业多根据各自身产品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完善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工业4.0升级改造。

  从技术层面上,此次专门安排了与德国电子工程师协会(VDE)的交流。据介绍,VDE的实验室正在全面开展物联网家电在通讯安全上的测试。而安全,也是德国民众和社会最关心的。

  作为康德和黑格尔的故乡,德国最不缺少的就是批判与辩证思维,他们对待工业4.0也是如此。莱茵美茵应用科技大学的Fechter教授介绍说,工业4.0有3个层次的发展目标。第一层是运用信息物理系统技术(CPS)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第二层将CPS技术运用到生产制造系统,实现制造智能化;第三层则是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云平台,实现企业运营、服务和物流的全面智能化,最终形成新的需求和服务。Fechter教授说:“这些目标连同工业4.0的概念,一提出就受到很多批判。工业4.0中提出了过多的建议,但实际可操作的应用内容很少。工业4.0提出的终极目标中,智能产品和智能生产线的自我管理,以及订单和需求的自动形成等,目前都是无法实现的。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尚无结果就先给出了定义,如果现在按照‘定义’去落实,未来的结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可能实现,也可能实现不了)。”所以,Fechter教授认为,现阶段进行充分的基础性研究非常重要。

  第三,德国对工业4.0的推进与中国制造业改造升级的着力点完全不同。

  虽然此次培训安排的实际工业生产线的参观相对单薄,但是凭借与各位教授和讲师的交流,以及对MAN汽车生产线、徕卡工厂的参观,特别是结合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此前对德国博西家电工厂和海尔、老板、方太和加西贝拉等国内企业的实际考察,笔者还是明确地感觉到,德国对于工业4.0实施的几个着力点,与中国企业完全不同。

  首先,德国强调能源综合利用。由于能源相对匮乏,2020年还将关闭全部核电站,德国将制造企业的升级着力点首先放在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上,无论对生产流程的集成改造,还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都以实现全面节能为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德国重视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德国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本来就高,现在着手进行的智能化改造,通过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减少人为干预环节,进而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最终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全面保证劳工的工作强度和相关利益,也是德国实施工业4.0的着力点之一。20世纪50年代,德国联邦财政部长路德维希提出施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模式延续至今。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具有3个特征。一是要自由竞争(反垄断),二是员工与雇主共同参与公司决策,三是社会保障必须要健全。所以,工业4.0的提出,最大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劳动者的权益。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最终实现减少低效劳动,提高高效劳动比例的目标。

  第四,德国为发展工业4.0提供了相对健全的投融资机制、研究机构和项目运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

  工业4.0需要各部门合作进行,这在德国早有共识。德国联邦政府通过经济部、教育科技部制定了“高新技术战略”,要求联邦政府明确提出战略要点,以及执行的关键点。据了解,目前,德国政府已经通过一系列的项目,与各类协会、机构和大学合作,对工业4.0相关的各个环节展开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还对各类基础研究立项提供免费咨询,避免项目重复。

  在德国开展的这些项目中,无论与德国国家工程院(acatech)或是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合作进行的关于工业4.0的政策性和基础性研究,还是与大学或者科技机构合作的创新技术研究,再或者是与各类基金会合作的针对各方面的资助项目等,都有一些鲜明的“德国特点”??投融资和责权利非常明确,很少需要担心利益分配或发生争执。同时,联邦政府通过工会、协会、科研机构等组织,对整体工业4.0的发展进行协调,保证各方面互相合作,共享研究动向和成果。

  根据培训过程中的信息总结,德国联邦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在政府层面上对工业4.0的推进分配了3个管理职能系统??技术研究系统、政治系统和市场化发展系统。这3个主管部门联合之下又分成不同的工作组,涉及标准化、研究和创新、网络联接安全化、法律框架和保护、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新需求和研究、示范效应和新成果的发表和共享等。

  最后,德国对电子行业的专项人才培养异常重视,这也体现出这个欧洲工业强国对工业发展的远见卓识。据介绍,早在10年前,德国政府发现本国电子行业的专业人才出现下降和断层的现象,为此提出了针对高等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机制。学生、企业和大学之间形成一种三角合作关系:学生入学时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学生在大学进行入学注册,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在“双元制”体系下就读的学生,每周有2天在工厂和企业实习,3天在大学上课,毕业后就拥有直接上岗的能力。在这样的机制下,联邦政府为高校提供补贴,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费标准,学生自主选择“双元制”专业。必须要强调的是,德国的高校是典型的“宽进严出”,因此,“双元制”系统下的学生课业负担和压力非常大,当课目考试不及格超过规定次数时,将终身无法获得该专业的文凭。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选择“双元制”的学生在德国的比例仍没有超过5%。

  以上的种种机制和平台非常有效,对德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德国政府在工业管理上的思路和总体规划设计,缜密而和逻辑性强,值得中国学习。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