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出口:2017年再创佳绩,有望突破3000万台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近5年,高保有量和长更新换代周期导致冰箱行业内需持续低迷。受此拖累,整个冰箱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与相对疲软的内销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冰箱出口市场从2013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年呈现增长状态,特别是最近两年,增幅都在两位数左右。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冰箱出口量达到3027.1万台,同比增长12.7%。

  近5年,高保有量和长更新换代周期导致冰箱行业内需持续低迷。受此拖累,整个冰箱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与相对疲软的内销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冰箱出口市场从2013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年呈现增长状态,特别是最近两年,增幅都在两位数左右。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冰箱出口量达到3027.1万台,同比增长12.7%。(见图1)。

  

全球市场向好,冰箱表现优异

  2017年,全球经济普遍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3/4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有所加快,是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与经济强劲增长相伴的,是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从而进一步带动了进口需求的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三大白电的出口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冰箱更是此中翘楚,出口量增幅居所有白电之首。冰箱出口市场表现如此之好,主要原因除了全球经济复苏外,还有前期海外库存消耗至较低水平,OEM经销商急于在价格上涨前备货,再则部分企业与美国沃尔玛、英国Tesco、瑞典宜家等渠道合作更加深化,以及日系企业的没落,中国冰箱出口迎来更多机会。

  全球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大范围的需求增长。分洲别来看,中国冰箱对五大洲的冰箱出口量、出口额都表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更为难得的是,中国冰箱出口至各大洲的平均单价在2017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是在近几年中都极为少见的现象。

  从规模来看,欧洲是目前中国冰箱出口规模最大的洲,出口量占了中国冰箱出口总量的近四成,出口额也占了超过32%的份额(见图2)。2017年,欧洲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消费需求稳定增长,进出口增速提升,通胀率整体回升,就业形势持续改善。虽然部分国家由于政治等因素有很多风险,但整体来说,中国冰箱出口欧洲的规模以及增幅都比较可观。但是,中国出口欧洲的冰箱大多数是150L以下的产品,占了整个欧洲市场近4成份额。目前在欧洲,除了传统家用冰箱外,一些小品类产品比如车载冰箱、酒柜等产品也颇有市场。

  欧洲的冰箱需求相对简单些,品种没那么复杂,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比较容易切入的市场。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和土耳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土耳其是欧洲地区的家电生产大国,地域运输上有着天然优势,在小容积产品上和中国企业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以往中国生产的冰箱由于价格方面的优势,竞争力远高于土耳其的产品,但2017年人民币升值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都导致中国冰箱出口优势减弱,中国企业必须提高警惕。目前土耳其冰箱的产能还比较有限,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订单大规模转移现象。

  从出口增幅来看,对大洋洲冰箱出口增幅最高,超过20%。2017年澳大利亚失业率下降,移民人口的增长、首次置业新政带来的自主购房增长,以及澳大利亚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的改变,都促进了冰箱消费的增长。另外,在2016年底伊莱克斯关闭位于悉尼以西250公里的奥兰治工厂后,大洋洲区域已经没有冰箱生产工厂,完全依赖于进口,而中国是大洋洲最大的冰箱进口国。

  

美国现利好,西班牙增速快

  分国家来看,美国是中国冰箱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占据了近两成的份额。受收入增长、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金融市场活跃以及温和通胀的推动,2017年美国人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此外,2017年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通过了一项新的安全标准,将家用冰箱和冷冻箱的碳氢制冷剂(如丙烷和异丁烯)的灌注量限制提高到了150克,而美国环保署也已要求将在2021年淘汰HFC-134a。这一切都给主要以R600a为冰箱主要制冷剂的中国冰箱产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利好。近几年,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冰箱市场稳步提升,虽然三星、LG等企业受反倾销影响已经开始在美国建设冰箱工厂,但其在品牌定位方面和中国出口的产品并不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对中国冰箱出口影响不大。

  出口前十名的国家中,出口规模增长最快的是西班牙(见图3)。2017年西班牙经济增速较好,失业率下降,房地产走稳,都拉动了家电的消费。而冰箱的更新换代出现放缓的趋势,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亚洲品牌都抓住了机会切入西班牙市场。

  

集中度继续提升,成本压力大

  随着主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深耕,冰箱产品的出口集中度不断提升,TOP10企业集中度从2013年的58.1%提升到2017年的64.7%,增长了6.6个百分点(见图4)。其中,奥马和美的助力颇大。近几年,美的借助收购东芝的机会在亚洲区域大力拓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另外,美的还通过给松下、美国FRIGIDAIRE、瑞典宜家以及屈臣氏旗下FORTRESS等品牌代工,快速拓展了出口市场。奥马则利用在欧洲市场的优势继续深耕市场,特别是通过深化与欧洲各大代理以及零售渠道合作,巩固并提升了在欧洲的市场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开始,奥马和B2C零售商OTTO Group合作,提升了其在德国的市场份额。

  2017年中国冰箱出口成绩看起来相当靓丽,但对于企业来讲,这一年过得并不是那么轻松,包括压缩机、发泡料、塑料等原材料都不断提价,导致冰箱成本同比增长12%~18%,另外,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让企业的利润大大缩减,甚至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亏损,特别是如果在年初没有做套汇保值或者对冲等措施的企业。受上述原因影响,部分冰箱企业在2017年已经跟采购商涨了三次价。这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博弈。

  

“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

  冰箱出口市场中的一股暖流值得中国企业关注,那就是“一带一路”。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越来越紧密,中国企业纷纷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为其产品出口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一带一路”涵盖亚太、欧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包括65个国家,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对冰箱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中国冰箱出口“一带一路”区域的总量为601.9万台,虽然只占全国冰箱出口的18%,但同比增长高达15.1%,比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增速高2个百分点,出口额增幅更是高达26.9%,远超非“一带一路”增速的15.9%。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区域不仅冰箱出口规模快速发展,出口单价表现也远好于非“一带一路”区域。2017年1~11月,“一带一路”区域冰箱平均单价为136.4美元,平均比非“一带一路”区域高出18.7美元。从近两年单价变化来看,“一带一路”区域单价同比增长10.2%,其表现也优于非“一带一路”区域的2.5%(见图5)。在原材料上涨、汇率波动造成出口收益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区域相对较优的量价表现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但中国冰箱出口企业需要警惕的是,“一带一路”区域中的东南亚地区产能增加较快,如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向东南亚等更低成本的新兴市场转移,以低端、OEM为主的中国冰箱出口市场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借助 “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更多的中国企业或通过并购、新建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措施逐步扩大在海外的布局,扩大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中国冰箱或形成东南亚低端代工制造,中国本土中高端自主品牌为主的新“一带一路”产业链。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