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盖”而论 从智能马桶盖行业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当前,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引发了市场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思考,“智能制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的关键词。这一形势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和民族品牌,就成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制造业现状,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乃至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而提起中国制造,就不得不谈起“智能马桶盖”这一方兴未艾的行业,它不仅是中国制造转型的代表,更是中国制造提升的一个缩影。

纵观我国智能马桶盖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再到行业“黑马”频现,不过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早在三年前,”去日本买马桶盖事件“的持续发酵引发了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智能马桶盖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需求被不断释放,很多国产智能马桶盖厂家顺势而上,纷纷抢滩这片新蓝海,并由此拉开了智能马桶盖市场如火如荼的消费局面。

国产自主品牌崛起  “黑马”频现

随着国内智能马桶盖市场的日渐成熟, 我国智能马桶盖产品的整体质量明显提升。据2017年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马桶盖合格率由2015年的60.4%提升至82.4%。其中质检总局抽查合格率上升了22%,全行业的产量上升了29%,国内的销量上升了43%,出口量上升了4%,国人“从国外背马桶盖的现象”大幅下降。而这“四升一降”的数字背后所昭示的,正是一个又一个国产智能马桶盖品牌的崛起。

相较日韩等国家,我国智能马桶盖行业起步较晚,行业认知度较低。但这并未影响我国国产品牌的“后来居上”。近年来,以卫玺为代表的国货品牌持续成长,韩国品牌基本退出中国前15名。国内智能马桶盖市场日渐成熟, 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封锁线

卫玺等国货品牌的快速成长,一方面源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企业本身在产品技术的创新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2012年,我国人口红利第一次出现了趋于消失的苗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减速关”。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老龄化的加速,加快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完成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制造业迫在眉睫的事情。诚然,转型和改革前提是立足实际。对于卫玺等国内的智能马桶盖企业来说,由于起步较晚,行业内普遍存在着研发力不强、产品小众、以及消费者依赖国外产品导致国产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国内市场的不利局面,卫玺等企业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突破,还要推出符合我国本土用户需求的产品,这一挑战无疑另行业生畏。

然而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智能马桶盖行业的“新秀”,卫玺立足于行业现状,攻克了智能卫浴产品电线布局的行业难题,研发设计出首款无尾智能马桶盖,解决了互联互通智能家居中的“最后一根线”。同时,考虑到我国卫浴空间干湿不分离的特点,卫玺又于2016年率先将防电墙专利技术应用于智能马桶盖产品的设计,解决了用电安全问题。此外,由于我国用水情况特殊,不同于日本自来水可直接饮用,卫玺又实现了第三次“净水洗”技术的创新,为水质安全提供保障 。追求永无止境,在今年年初的家博会上,卫玺又推出V6系列智能语音马桶盖,持续引领中国智能马桶盖行业的创新发展。

整合与突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智能技术的突破只是其一。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在实现种种单项技术突破后,下一步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将各类技术资源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最大化的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实力。

今年4月末,卫玺首个智慧浴室体验店在上海开业。为用户带来的全新智慧浴室体验吸引来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3年前曾痴迷于去国外抢购马桶盖的用户一定没有想到,如今的国产品牌卫玺不仅实现了众多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并通过布局语音交互等AI技术,实现了智慧浴室各产品的联动,充分解决了浴室内智能产品的碎片化、难互通问题。由此,卫玺也成为首个从智能马桶盖入手,让用户”坐拥“智慧浴室生活的AI时代弄潮儿。

在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主攻方向的今天,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融合之下,以卫玺为代表的中国智能马桶盖品牌正在用力把住时代的命脉,不断探索市场和用户需求,以“盖“世之力,助推我国加速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2018年6月5日-8日,第23届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届时,卫玺将携全新语音款智能马桶盖和整套智慧浴室解决方案亮相,为用户展现智慧卫浴生活新体验,届时卫玺将有怎样精彩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