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集团吴胜波:以最优质的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的选择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消费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惠而浦希望进一步深耕这块市场,这也是惠而浦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台前举办的发布会上,惠而浦集团全球执委会常委、亚太区总裁、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胜波以此作为致辞的开场白。
在进博会开幕当天,惠而浦向世人揭开其厨电“拳头”产品??“W系列科技厨房”的“神秘面纱”,并宣布该系列产品将于2019年在中国与欧洲同步面世。惠而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发布会结束后,坐到《电器》记者面前的吴胜波,继续聊起惠而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及对中国市场前景的预判。“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清晰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还有将全世界最好的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让他们有更丰富选择的决心。”这是交谈中令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中国消费者需要最好的产品
在北京海淀的“大院”长大,于20世纪80年代初走入大学殿堂,成为当时中国那批珍贵的栋梁学子之一的吴胜波,笑言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他把自己称作改革开放政策的见证者和直接受益者。交谈初始,他就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消费者的家庭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更多品类的家电产品进入消费者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品质和选择的多样性。因此,无论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无论国产产品还是进口产品,我们都要以此为目标,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全球最好的产品和体验,尊重消费者的选择。”
此次揭幕的惠而浦W系列厨电产品恰恰是吴胜波口中,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性生活习惯和需求为核心设计理念的产品。据《电器》记者了解,该系列产品特别以“Whirlpool”品牌首字母命名,同时,W的英文谐音为DOUBLE YOU,代表着惠而浦想要双倍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
惠而浦W系列厨电最大的特点是智能化。该系列产品搭载了惠而浦第6感智能感应技术,可以记录消费者常用烹饪习惯,根据个人喜好自动储存和积累用户喜爱的菜谱和烹饪方式,定制应用场景,自动跳出相关菜谱。消费者只需根据建议准备食材,选择对应的菜谱就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烹饪。
值得一提的是,W系列厨电最高端的一款嵌入式烤箱,除了采用第6感智能感应系统,还内置独有的四点探针、蒸汽传感器及烘焙传感器,可以自动感知烹饪状态。W系列洗碗机在技术和外观上都有较大突破,拥有4.5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可以随时监控洗碗机工作状态,自动感应碗盘脏污程度、水流量并自动控制洗涤状态,与传统洗碗机相比节省近50%的时间和用水。
“包括W系列厨电产品在内,我们此次带来都是全新的进口产品,总共40多套,涵盖了冰洗和厨电全品类,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亮点。”陪同采访的惠而浦集团副总裁、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小明指着展厅里的产品对《电器》记者如数家珍,“你看那边放着的红色厨师机,千万别小瞧这个‘小家伙’,它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产品,是米其林餐厅的工具,也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之间馈赠礼物的首选。”
“我们将这些产品带到中国,既是想让中国消费者能有更多元化的选择,也是坚信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这些产品。”吴胜波强调,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中就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中国经济正在积极地融入全世界,同时全世界的品牌也都在竭力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换句话说,中国消费者的品味越来越受到国际的认可。
基于这一判断,加上从此次展会中敏锐地“感应到”中国对进出口贸易的开放与宽容的气息,吴胜波认为,当前,对拥有丰富产品线的惠而浦来说,是加强进口、扩大中国市场产品阵容的最好机会。“我们把在美国都没有发布的最新产品带到中国来,足以体现出这块市场的含金量,以及惠而浦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发展中国业务的决心。”吴胜波坦诚地说。
全球协同研发,“国产”与“进口”双管齐下
本着“以最优质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多元化选择”的理念,惠而浦接下来将在中国推行“国产”和“进口”“两条腿走路”的市场策略。用吴胜波的话就是:“我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今天是惠而浦在中国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有着非凡意义的一天,自此我们会向中国市场源源不断地输入更多更好的产品。”吴胜波表示,从前,欧美品牌往往会把相对成熟的产品拿到中国来,而今天,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是毫不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杰作。
同时,吴胜波也表示,这些好产品怎样才能“更接中国的地气”,恰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吴胜波举例,比如那些嵌入式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中国橱柜的要求,是否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些就是我说的‘接地气’的问题。我们拥有全球协力研发的优势,这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吴胜波透露,W系列厨电从产品定型阶段,就有中国和欧洲团队的共同参与。事实的确如此,诞生于1911年11月11日的惠而浦在世界各地拥有共计70家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在资源互补和合力研发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仅进口产品,惠而浦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一样是全球化协作的结晶。”艾小明补充指出,随着惠而浦在安徽合肥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的启用,以及合肥智能工厂的全面投产,惠而浦在中国发展的“三驾马车”已经齐备。“我们完全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经跟上惠而浦全球的步调。”艾小明用惠而浦(中国)去年两个比较典型的产品举例说,“一个是冻龄冰箱,它在中国制造研发,在意大利做工业设计,在美国做结构设计;另一个是光芒洗衣机,它的仿真设计在印度进行,工业设计在意大利完成,最终在中国被制造出来。”
“惠而浦全球各地的研发机构通力合作所形成的合力,正是我们在中国发展大有可为的基石。”吴胜波表示,惠而浦(中国)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把中国消费者想要去国外购买的“好东西”国产化。“我们未来既要加大进口产品的比例,也要加强本土化的制造研发,用两手准备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升级大势下回归创新本质
“近几年全球市场经济的动荡也波及中国,对中国家电市场也有所影响,但是中国政府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包括此次进博会传递出的鼓励进出口贸易的信号,都会提振消费信心指数,同时促进全球化产业链的发展。”吴胜波坚定地对《电器》记者说,“整体来看,中国家电市场依然是前景无限的‘宝地’,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吴胜波对中国家电市场消费升级趋势的预判,源自其对中国市场的分析。他指出,消费升级离不开城乡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房地产价格两个因素。“现在中国居民基本收入水平在逐渐提升,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消费者典型的思维是,在换房或装修后希望用上档次更高的家电,才配得上昂贵的房子。”
艾小明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除了消费理念上的升级,整体家电产品制造和研发都处在升级的走势中,“我们现在用相同价格购买到的产品,在功能品质上一定优于过去”。
在谈到具体的升级方向时,吴胜波称,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的生活品质和讲究时间效率。凡是基于这两个方向做创新升级的产品,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恰恰是消费者的本质需求,因此,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企业应该回归到这些消费者的本质需求上进行创新。
基于这一点,吴胜波表示,惠而浦积累了超过百年的消费者洞察,希望能通过产品创新,赋予人们更多的能量和时间去尽情享受生活。“未来,在中国市场,除了带来惠而浦国际上最好的产品,我们还希望以全球化的平台,打造本土化产品,让惠而浦的全球资源为中国市场增长助力。”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