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标准必要专利许可问题日渐逼近,家电业须未雨绸缪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于璇,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Wi-Fi,是家电智能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伴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电市场日趋壮大,Wi-Fi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引发的问题正在向家电行业“逼近”。
2021年6月18日,《智能家电及IoT行业Wi-Fi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模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基于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联合会员单位美的、小米、海尔、海信、紫光展锐共同开展的“智能家电行业Wi-Fi标准必要专利研究”课题,由来自知识产权、家电、芯片、数据领域的16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研究和起草,历经了一年的课题调研、市场调查、专家研讨等多环节论证。研究的核心,正是希望能够针对IoT及智能家电的特性寻找到更合理、更经济、更公平的Wi-Fi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模式。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是什么?
标准必要专利,英文全称为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缩写为SEP,是实施标准时无法回避的一种专利权。对于通信行业,尤其是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包括Wi-Fi在内的无线通信技术相关的SEP许可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然而,对于智能家电领域的参与者,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SEP许可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电器》记者从此次发布会上获悉,标准必要专利本质上仍是专利,需要经历与普通专利相同的审查过程,满足专利授权条件后才会被授权。但是,标准必要专利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专利,因为一旦选择了生产符合某一通信标准的产品就必须去实施这一专利。目前判定SEP“必要性”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诉讼让法院来裁定,而标准化组织一般不会对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进行认定。
具体到Wi-Fi SEP,则指向IEEE802.11这一由IEEE颁布的无线局域网(WLAN)通用标准。根据课题组推算,Wi-Fi全球标准必要专利的参考数量大概为包含4000个专利的专利家族。
伴随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大范围使用,智能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特点各异的SEP许可模式。其中,在手机领域,SEP专利权人选择向终端制造商或代工厂进行SEP许可,并以整机净售价为许可费基础,按照百分比收费。与手机不同,汽车领域则是根据产品所涉及的2G、3G、4G通信专利情况,提供统一定价。从手机和汽车行业的现状来看,SEP专利权人都将终端企业作为收费对象,这一惯例很可能会延续到IoT及智能家电领域。
《报告》显示,目前,Wi-Fi SEP专利权人对于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许可活动相对较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报告》课题组对几家龙头家电企业的调研,自2018年起,逐渐有Wi-Fi SEP的专利权人开始与家电厂商进行SEP许可方面的接触。这意味着,在智能家电全球市场不断扩容的背景下,Wi-Fi SEP许可问题正在向家电领域“逼近”。
未雨绸缪,探索全新的许可模式
智能化已经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在助力智能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也给家电行业带来了SEP许可这一全新课题。虽然目前Wi-Fi SEP许可尚未真正“兵临城下”,但是这一问题可能会给智能家电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家电企业应及早跟踪和关注SEP许可在IoT领域的推进情况及潜在影响。
《报告》指出,Wi-Fi SEP许可对智能家电及IoT行业的潜在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可能导致单件产品的成本增加。据介绍,虽然Wi-Fi芯片的成本在不断降低,目前一些低端模组的批量采购价已经低于10元,但是Wi-Fi技术的引入对家电BOM成本带来的影响不止在芯片的价格成本上,未来还可能包括SEP专利许可费用的潜在成本。根据《报告》课题组的测算,这个潜在问题会导致单个IoT/智能家电产品成本增加10元。伴随家电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行业来说,当SEP专利许可费用与智能家电全年销量相乘时,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第二,可能导致潜在许可谈判和诉讼风险加大。《报告》指出,当前智能家电领域无线通信SEP许可费率及许可模式尚不明确,家电行业对潜在的SEP专利许可谈判以及诉讼风险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家电制造商缺乏专业能力与SEP专利权人展开相互对等的谈判,这一系列因素加剧了智能家电/IoT行业厂商将来可能面临的谈判及诉讼风险。
目前对于智能家电而言,Wi-Fi技术的应用主要用以实现远程控制,家电的核心功能并不依赖于无线连接技术,这也是智能家电与高度依赖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手机之间的巨大区别。对于消费者而言,Wi-Fi技术同样没有能够在家电使用过程中带来颠覆性的使用体验。《报告》认为,无线模组给智能家电带来的价值更多的是无线通信这一功能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智能家电产品的最终价值。这意味着,无线模组中所使用的Wi-Fi专利技术的价值并没有超越无线模组本身的价值。
根据上述行业特点,《报告》提出了一种区别与手机和汽车行业的Wi-Fi SEP许可模式。即:Wi-Fi SEP专利权人找芯片/模组厂商做许可是一种更加简单高效且公平合理的模式。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芯片厂商数量远远少于家电终端厂商,这有利于降低专利权人的对接成本。其次,一旦芯片厂商获得许可,整个智能家电行业都将获得技术准入,将大幅降低智能家电产业的行业准入成本,Wi-Fi技术成本一致也有助于企业间在品质和其他功能上竞争。再次,Wi-Fi芯片/模组提供商通常都具备技术研发团队和相应专利法务,可以更为有效地支持技术谈判,为后续商务谈判确定更为合理的费率。课题组认为:“至少在智能家电产业,Wi-Fi SEP专利权人找芯片/模组厂商做许可是一个平衡了专利权人以及实施人的利益的模式,给智能家电终端产业、甚至IoT终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此次发布会上,参会的智能家电及物联网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普遍认为,智能家电及IoT行业发展应未雨绸缪,尽早形成可供参考的SEP许可模式,最大程度地解决则未来对家电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于璇,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