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推进智能生态圈布局,提供测试解决方案 ​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宋扬,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UL SMART 2020系列网络研讨会上,一场“聚势智慧家居,启新万物互联”的未来场景被呈现在业界眼前。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UL专家对“智能家居”进行了主题分享,展望了未来智能家居的无限可能。

UL全球副总裁、电子科技产业部亚太区总经理于秀坤表示,技术的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生活,人们正飞速迈向万物互联、万物智慧的时代。中国的智能家居发展前景广阔,良好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将促进智能家居行业迎来爆发期。目前,中国企业非常重视家居产品的功能,但产品发布前无法识别出消费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研发环境中无法提前获得产品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具体反应。UL的测试方案,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这一问题,大幅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959485176/641

开放生态圈

当“5G+AI+IoT”模式即将成为时代标配,当所有行业的边界被打破,当跨界和融合成为常态,当智慧型场景时代降临,互通互联将如何开启新的工作与生活?如今,智能家居已成为物联网市场发展的关键领域。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2018~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6.9%。

于秀坤坦言:“中国是人口大国,智能家居理所当然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后重点扶持与发展的产业之一。国家将在未来十年内投入巨资,大力发展智能家居等产业。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智能家居将成为规模上万亿元的产业。”

为了启动万物互联,UL一直在与各大巨头合作推进生态圈的布局。作为一家总部在美国的检测认证机构,UL与众多美国巨头公司有深入的合作。于秀坤表示,UL与各巨头合作推进生态圈的布局主要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上。生态圈要发展,必然要开放生态接口,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进来。然而,接口的开放会导致接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UL作为全球性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与各巨头合作开发测试及认证方案,可以确保生态圈产品的用户体验。

布局智能化产品具有成本高、落地难的特点。传统工业制造向智能化转型涉及研发、运营、推广等问题,真正落地深入到用户家中,厂商要投入的成本高昂。针对技术门槛高、厂家标准不统一、成本费用大等问题,于秀坤说:“从智能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生态圈的开放和连接标准/协议的统一是物联网世界大同的前提,因此智能产品之间及生态之间相互兼容/互联互通就变得尤其重要。”

据悉,UL近期在东莞松山湖投资的二期物联网检测评估中心即将使用。该中心将为国内智能制造企业提供这类测试和评估,帮助制造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将更好的智能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让消费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智能化体验。

关注新标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拓智能家居领域的国家。当前,美国本土智能家居生态的巨头公司主导着美国的智能家居市场,他们通过各地独立的认证体系对家居生态进行管控。2019年底,美国三大巨头公司宣布将共同组建工作组,开发统一的智能家居标准。基于新标准的认证计划也在同步准备中。”于秀坤透露。

《电器》记者了解到,2019年12月18日,亚马逊、苹果公司、谷歌和Zigbee联盟宣布了一项新的合作,共同成立一个名为“Connected Home Over IP”(简称CHIP)的工作小组,旨在开发、制定一套基于IP协议的智能家居连接标准。为了推进新标准的落地,谷歌将为这项工作贡献Thread和Weave协议,苹果的HomeKit技术、亚马逊的Alexa技术和Zigbee的Dotdot技术也将包含其中。

UL公司作为该工作小组的成员之一,将持续关注CHIP的进展,并及时为国内企业分享更多的信息。同时,UL公司也一直关注中国的智能家居领域的统一标准的进展,并为其进一步的工作推进提供相应的协助。

中国和美国的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也存在不少差异。于秀坤分析说:“以UL的视角来看,美国智能家居企业除了重视产品的功能外,还非常重视用户体验。智能功能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动力,用户体验最终推动产品的普及。UL与美国企业一起合作开发各种互操作测试/兼容性测试方案,最终是为了让开发者在产品开发时就能够及时了解到用户体验信息,及时完善产品。”

对于UL的各种互操作测试/兼容性测试方案,国内家电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前来与UL沟通。对此,于秀坤充满信心:“我们会和中国家电企业详细探讨具体产品的测试方案。UL一直秉承的理念是‘物有所值’,前期的投入会减少后期的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新基建’的开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宋扬,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