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让“中国模式”走向世界舞台,海尔COSMOPlat赋能制造业升级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8年7月20日,坐在《电器》记者对面的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刚刚结束了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电器》杂志社主办的“寻找家电业智能制造先锋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的主题演讲。论坛上,陈录城介绍了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背景下,海尔COSMOPlat如何实现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者”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者”,从“单一制造业”到“跨行业、跨领域”赋能和从“软件平台建设与运营”到“生态体系构建与经营”的三大跨越,成为会场一大焦点。而在此刻的专访中,他将演讲内容进一步延展,深入剖析了海尔COSMOPlat如何通过创新与实践,在智能制造中实现换道超车。
创造价值,迭代价值
在万物互联时代,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工业互联网时代,设备数是人口数的数百倍,社群生态、企业、各方资源和工业新生态之间距离不断缩短,这为制造业提供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相比其他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海尔COSMOPlat显然是非常独特的。COSMOPlat是一个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陈录城指出:“COSMOPlat可以实现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型,重塑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赋能企业、用户、资源方等,构建共创共赢的制造业新生态体系”。
“COSMOPlat的核心,就是大规模定制模式。”在介绍COSMOPlat时,陈录城用1个核心和3个特征来概括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的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高端化,传统线性的大规模制造模式,已经很难为他们带来优质的用户体验。大规模定制模式,不仅能够实现优质的用户体验,还可以持续迭代。”想要实现大规模定制,则离不开COSMOPlat的3个特征,既全周期、全流程和全生态。
“COSMOPlat产生的不是交易,而是价值。”在采访过程中,陈录城多次强调道。他表示,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形成了一个多边市场,大家通过零距离交互增值,利益攸关方都可以共创共享,并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COSMOPlat区别于电商平台。“COSMOPlat和电商平台是不一样的。用户是全流程参与体验,从用户交互、设计、采购、制造到服务,最后产品在用户家中,还可以通过网器来持续不断的交互和迭代。COSMOPlat创造的是价值和增值,并且这个价值可以持续迭代。”
在COSMOPlat所带来的大规模制定制化模式中,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企业通过交互了解到用户需求,把一个封闭的企业变成了生态,让用户、企业、资源能够全流程的创造价值。陈录城以冰箱定制举例,企业通过交互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发现冰箱可以连接健康、娱乐、教育等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一个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各资源方提供的是解决方案,以此产生的生态收入大于以往只卖硬件时的收入。随着用户资源越聚越多,生态创造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大,实现效益递增。
智能制造,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
用COSMOPlat创造价值,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已经真正落地。海尔通过这个平台全流程七大模块颠覆创新的互联网+协同模式,软化为可以复制的软件应用,在用户交互、研发、采购、制造、物流、服务等各节点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
陈录城表示,COSMOPlat平台的实践过程中,从顶端的设备到流程的可视化,再到智能产品实现虚实融合,和用户连接,捕捉用户需求并实现用户的价值,其中有一个基础,就是模块化。“我们从2008年开始推进产品模块化,为用户参与设计制造提供了基础。具备模块化的工业布局,也为我们的自动化、标准化提供了基础。通过模块化,包括设计、采购、制造等流程都可以大大缩短。”这种流程下的制造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能满足大规模定制的要求。
通过交互了解到用户需求,再将用户需求归类,建立相应的模块,让个性化定制从模块里选择。陈录城举例道:“我们将原来制造冰箱需要的200多个零件,变成了现在的23个模块,这个模块是全流程地从上游到下游。目前模块还在继续升级。未来,我们将向成套化和智能化发展,这样还可以实现提速,提高整个制造效率,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从卖单品到卖整套,企业的研发模式、制造模式、渠道模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已经在海尔得到了印证。据陈录城介绍,海尔互联工厂承载了这个平台的落地,生产线上的产品可以不入库达到69%,定单周期缩短50%。
生态赋能,跨行业、跨区域复制能力
此次论坛,海尔COSMOPlat荣膺了“智造先锋”奖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出了海尔对COSMOPlat以及制造业升级的愿景。正如颁奖词中说的那样,他们不仅是家电“智造先锋”,更是制造升级的实践者、布道者和引领者。
COSMOPlat平台不仅服务于海尔自己,更是一个可以复制的,具有普适性的,可以服务于全球各行各业的开放、共创共赢的生态平台。“我们把海尔的实践经验放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平台模式向全社会、全领域复制推广。”陈录城详细介绍道,“这个平台现在提供的服务包括3种场景,一是提质增效,就是实现企业的设备效率提升、质量提升、工艺改进等;二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比如,海尔与淄博市淄川区合作建立COSMOPlat建陶产业基地,将原本“单打独斗”的130余家企业,通过这个平台集约化为20余家,转型升级后,制造成本下降10%,产能提升20%,未来三年产值将提升100亿元以上。而第三种场景就是模式转型,由企业主导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逐渐开始向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型。
在自身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中国模式”,通过上述三个服务场景,COSMOPlat复制到了全球20个国家、12个行业、11个区域中,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5万家,服务的用户达到3.2亿。这套模式在海尔已得到反复验证,海尔互联工厂还会不断升级这个模式。目前,海尔COSMOPlat已在全球推出了十大互联工厂样板。而这些实践经验放在平台上,将为其他企业缩短了探索的时间,减少试错的成本。
智能制造是当今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强国建设的关键,智能制造的发展将驱动新兴产业和包括家电产业在内的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家电企业在各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对制造业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正如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汪敏燕在论坛的致辞中所说:“以海尔为代表的家电龙头企业,正在对智能制造进行积极充分的探索这不仅让企业自身获得了收益,也带动了整个产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升级发展。”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