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复工也要标准化,“三花做法”成效显著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邓雅静,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情势依旧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80%以上的制造企业不畏挑战,纷纷投入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的另一场“战疫”。
在这场“战疫”中,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面临疫情交叉感染压力大、防疫成本高、风险大等挑战的三花也加入其中。对抗疫情,三花本着“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原则,从复工前的“必要事”,复工中的“更警惕”,复工后的“应急处置”3个流程,创新实施标准化,形成了防疫复工两手抓的“三花做法”,积极推动集团有序复工复产。三花有关负责人告诉《电器》记者,从2月10日复工复产以来,截至目前三花的开工率和产能已经恢复了70%以上。
复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复工前的“必要事”,三花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花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制度,落实防控责任,准备口罩、洗手液、消毒药和测温仪等防控物资的购买,对公司员工进行了全员全方位的摸底排查,同时对公司各区域进行喷雾消毒。
复工之后,三花采取“陆续返岗+错时上班”政策,首先安排本地员工和未回老家过年一直住在公司宿舍的外地员工返岗。其中,三花对管理人员实行一周2天/3天的错时上班制度,鼓励员工在家工作。在生产上,三花实行“双班制”,优先开动自动化设备,最大限度减小人员密集程度。
同时,“保持警惕”“确保万无一失”也是三花复工后坚持的原则。谈及保障员工安全采取的举措,三花有关负责人以测试体温和餐厅就餐为例说:“在公司门口,每天进入园区的员工都要进行体温检测。目前,员工整体状态良好,已经投入到正常的生产中。在食堂就餐位置,各产业公司员工各显神通,有的拆掉椅子,有的在位置上贴标签并安排人员维护秩序,有在餐桌上设置十字形的隔离板等措施,尽可能保证有相对独立的就餐空间。不管是门口的体温检测区,还是食堂就餐排队区域,我们都设定了1.5米的排队间隔。”
对于复工中一旦遇到“应急情况”的处理办法,三花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三花有关负责人表示,三花特别成立了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好跟踪,落实到位。比如,如发现员工出现额温>37.3℃、流鼻涕、咳嗽等异常情况,经水银温度计复测仍然高于37.3℃的人员,立即(10分钟内)将该员工安排在单独场所(三花特设的隔离区域),记录好相关信息,并报备后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除了最大程度保障员工身体安全、不造成交叉感染,面对有的上游工厂不能及时复工和物流运输困难造成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以及由于各地政策不同造成外地员工返岗难等问题,三花恢复生产也有“针对性”。
三花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会优先保障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订单,如四通阀和电子膨胀阀等产品。同时,根据国内的订单情况,我们会有序生产国内主要客户的产品订单。在汽车热管理部品方面,由于海外订单比较充足,客户要求较急。部分岗位已经在24小时生产,我们已经调整政策增加了三花墨西哥工厂的产量。”
不可否认的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三花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三花来说,这只是35年发展历程中,三花遇到的一个挑战。面对挑战,三花的做法从来都是“积极迎战”。三花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海外的订单,我们目前估计影响不大,应该会符合公司预期。对于国内订单近期是否受疫情影响,则要看整机厂的复工复产情况。“总之,只要是拿到的订单,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去完成,我们有信心不失去一个订单。”他坦言。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邓雅静,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