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家论坛线上召开,聚焦空气净化家电除病毒功能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秦丽,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去除病毒”成为年度“热词”。2020年3月18日,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办的“空气净化类家电去除空气中生物气溶胶在线科技家论坛”,聚焦在室内空气生物气溶胶污染相关疾病预防与控制、空气中生物气溶胶去除技术、相关标准及测试方法、空气净化家电选购指南及疫情下空净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等话题上,同时还发布了2020年首批具有除病毒能力的空气净化家电优势产品。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白雪涛介绍,空气污染物主要分为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生物三大类。空气生物污染物作为其中一类,主要以生物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生物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包含细菌、真菌、霉菌孢子、花粉、皮屑、过敏原、病毒、尘螨行业寄生虫卵等。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年底的北京鼠疫病例、2003年的非典(SARS),以及每年秋冬季肆虐的流感(H1N1、H3N2等),都会通过空气生物气溶胶传播。因此,如何捕获空气中四散的生物气溶胶,是预防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电器》记者了解到,病毒本身的粒径一般在1微米以内,此次新冠肺炎粒径大约0.1微米,但是许多病毒会粘附在一些载体上变成生物气溶胶传播,粒径就远大于0.3微米。常见的空气过滤材料都是以0.3微米进行评估的。目前,空气净化家电(空调、空气净化器、新风机等)具有一定的抗菌、除菌、消毒技术,可以在减少空气生物污染对人体侵害的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空气净化家电常用的生物气溶胶去除技术包括过滤截留、紫外线杀菌、溶菌酶和化学杀菌剂、臭氧等。
在空气净化产品微生物去除的标准评价及检测方面,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正在不断完善。据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健康家电检测中心工程师刘皓男透露,目前中国正在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C 63086《空气净化器的性能评价方法》就包含了微生物检测方法。“虽然现有标准主要测试的微生物是细菌、霉菌等,缺少对病毒的相关标准,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会推动去除病毒性能检测写入家电标准。”
据悉,正在修订的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已经在验证除病毒方法。另外,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目前也在推进团体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病毒、除病毒通用技术要求及评价方法》及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的“除菌除病毒”认证。
会上,海信、艾可爱尔、飞利浦、松下、利发爱尔、博世、康风、造梦者8个品牌17个型号的空调、空气净化器及新风机等产品,获得“2020年首批具有除病毒能力空气净化家电优势产品”称号。
据刘皓男介绍,这次产品的测试参考了GB 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及《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的试验方法。测试试验舱是密闭的30立方舱及10立方舱(针对小区域用净化产品),测试时间为1h,所有产品的病毒去除率都在90%以上,四分之三的产品病毒去除率在99%以上。此次试验毒株选择的是噬菌体病毒及H1N1病毒,二者粒径大小都是0.1微米左右,都是低毒性、有一定代表性、可操作性的病毒。
“家电领域对于抗菌、除菌检测的发展较为成熟,并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今后对于空气净化类家电产品,净化能力的评价将从去除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以及生物气溶胶三个维度进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在致辞中表示,疫情之下,健康、洁净的空气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空气净化类家电也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此背景下,正确认识空气净化类家电去除生物气溶胶的功能,并引导消费者理性选购、正确使用空气净化类家电产品,是全行业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秦丽,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