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德建筑节能与新风系统应用国际交流会在京召开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秋冬时节,本就是雾霾高发季,九月底北京连续三日雾霾,视乎在提醒人们,又到了要紧闭门窗、开启净化设备的“蜗居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关于建筑节能与新风系统应用的交流会来得正是时候。
2016年9月25日,由德国造梦者DreamMaker Gmbh、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主办,浙江造梦者股份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德国Kaiserslautem(凯泽斯劳滕)大学等承办的2016第二届中德建筑节能与新风系统应用国际交流会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丰台区政府新闻报告厅拉开帷幕,据了解此次会议吸引了中德两国诸多建筑节能与新风系统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德国造梦者Dream Maker Gmbh的合作伙伴、经销商到场,一整天的会议,座无虚席。
聚焦新时期建筑发展方针
2015年底,中国召开了37 年以来的第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老的建筑方针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新时期的建筑方针,增加“绿色”,去掉“在可能的条件下”。其中,“适用”是前提;“经济”是必须把握的;“绿色”是时代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如果做不到适用、经济、绿色的话,就不用再谈美观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在致辞中说,绿色生态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的共识,也是中国必须发展的道路。而新风系统的应用就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项,其起源于现代建筑的低能耗要求。
随后,百年企业Storopack的董事会主席汉斯?海信埃克也做了重要发言,他说,Storopack是全球包装及保温材料行业巨头,分厂遍布全球17个国家达到65家,Storopack会与德国造梦者Dream Maker Gmbh保持长期合作,为新风系统的发展做出努力。
随着诸多德国企业负责人的出现与发言,将这次建筑节能与新风系统应用国际交流会推向高潮,甚至有经销商在会后表示,之所以选择德国造梦者Dream Maker Gmbh正是看中其德国制造的品质。对此,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理事长王立臣在致辞中说:“非常欣赏德国城市化的经验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并表示,自己曾在多年前写文章呼吁,中国的城市化要更多的研究吸取德国的经验。王立臣强调:“今天的交流会就很有意义,希望由此可以拓展相关的探讨和合作。中国的发展需要外国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同样,外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市场与协作。”
中德携手,成立建筑研究院
在随后的行业议题研讨中,德国巴符州前内务部长哈利波特?亥希面对诸多关注绿色节能、新风系统行业专家学者做了《德国建筑节能发展情况》主题报告。哈利波特?亥希认为,中国有一批创新人才大力推进环保研发,但也需要有一个好的销售环境。据哈利波特?亥希介绍,德国在1985年的大雾霾后,国家开始关注大气环境,政府立法,强制新建房屋必须安装新风系统以减轻能源消耗,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国才得以重见蓝天。在与大家就德国建筑节能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之际,他表示,德国的新风行业相关体系已经完善。在德国,如果你的房子,没有安装新风系统,一旦被查出,将会被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同样非常重视绿色建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清勤表示,绿色建筑除了和传统建筑一样关注建筑的功能和安全之外,还特别关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室外环境保护”,而且这种关注体现在建筑从规划、 设计、建造到运行、维护甚至拆除的整个生命期的各个环节。另外,绿色建筑还特别突出“因地制宜,技术整合,优化设计,高效运行”的原则。《电器》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运用举例德国还有距离。德国Kaiserslautem(凯泽斯劳滕)大学节能建筑物理系博士生导师托马斯.莱希那在会议现场例举诸多建筑案例,来介绍德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包括曼谷的机场、摩纳哥博物馆、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总部以及巴黎的一些知名建筑,其中都有我们设计方案。”托马斯?莱希那举例说,“ 建筑设计舒适度非常重要,阳光和新风合理分配。还要考虑投资与运行的费用,包括持续性等。此外,也要根据当地气候、温湿度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此外,托马斯. 莱希那重点介绍了中国当代置业MOMA项目,倾注于“绿色+舒适+节能+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家园,并打造中国节能地产领域的标志性建筑。
关注新风系统发展方向
随着德国造梦者Dream Maker Gmbh等新风企业的努力,新风行业在中国迎来了非常乐观的发展。据悉,新风系统是由新风换气机及管道附件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换气机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含氧量低的空气排出室外。雾霾当道的今天,新风系统成为抵御室内环境污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新风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俊杰表示,中国建筑室内空气质量面临内忧外患,颗粒物、PM2.5、化学污染物、室外污染物等通过通风和风渗透进入室内。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对建筑通风要求不同,中国建筑新风量有增长趋势。国外建议室外PM2.5污染超过限值装新风过滤,中国目前没有相关新风设计标准,国内外空气质量有差异,国外标准不适用于国内。看来,如何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是新风企业应该做出努力的地方。
与空气净化类产品相比,新风机的优势有哪些?据了解,新风系统的优势所在正是通过空调机组不同功能段对室内室外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VOC浓度及PM2.5进行处理,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驱除有害气体、防止落尘、防止呼吸道疾病以及避免密闭空间内的霉菌滋生,综合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和更为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但普及尚需时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邓高峰表示,在调查样本中,北京地区用户70%认为有必要安装空气净化产品,60%的用户认为新风是最佳方案。但对新风产品的价格期望值较低,与目前的产品售价有较大差异。
作为中德两国节能建筑与新风系统搭建的重要交流平台,净化技术同样是现场关注的重点。浙江造梦者股份有限公司CTO李岳山分享了新风量与PM2.5净化的关系研究,技术出身的李岳山带领研发团队主持研发离子能净化技术,带领团队取得100项国内专利,发明专利13项。他说,新风必须要正压运行,室内微正压时,即为无渗透。而无正压运行无法维持室内PM2.5在低浓度状态。在保证CO2不超标的前提下,新风量相同时,房间越小,PM2.5净化效果越好;大房间按人数配备新风量,无法满足PM2.5的净化需要。海拔高度不同情况下,相同浓度的PM2.5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不同,产品设计中也要考虑这些问题。
最后上,作为主办方的德国造梦者Dream Maker Gmbh CEO艾文哥豪曼与中国建筑领域专家共同宣布中德建筑节能与新风应用研究院的成立。现场专家表示,这一举措,将会推动中国建筑节能与新风的发展。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