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召开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中国将继续加大推动绿色低碳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出台《含氢氯氟烃重点替代拘束推荐目录》,修订完善替代品标准法规。

  2016年9月9日,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了2016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以下简称大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为大会致辞时反复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责任的认识,大力推动环境友好替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事实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履约工作,不断完善履约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动各行业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实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各阶段履约目标,已经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总淘汰量的50%左右。“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中国共淘汰5.9万吨含氢氯氟烃的生产量和4.5万吨的消费量,分别占基线水平(2009~2010年平均值)的16%和18%;削减含氢氯氟烃产能8.8万吨,占应削减的总产能的16%,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含氢氯氟烃淘汰10%的履约目标。”赵英民进一步介绍说。

  可以看到,在整个履约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生产削减、消费淘汰、政策法规建设和替代品发展“四同步”的指导思想,将发展替代技术作为履约的根本措施,积极推动环境友好技术的研究应用。

  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政府和各行业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替代路径,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在环境友好技术的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第一阶段HCFCs淘汰行业计划项目采用低全球变暖潜值(GWP)的替代技术占比高达76%,在淘汰HCFCs的同时实现了年减排温室气体8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目标。中国在未来HCFCs淘汰中将继续在各行业全面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力争实现最大的气候效益。

  如果说上述数据过于枯燥,那么另一组数据则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数据显示,在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下,《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全球共计淘汰100多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臭氧层损耗得到有效抑制,到21世纪末,至少避免上亿例皮肤癌和白内障疾病的发生,取得显著的环境健康效益,并减缓气候变化。可以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此,赵英民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相辅相成,内在的发展理念高度一致,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和内容。未来,《蒙特利尔议定书》可能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义务,中国愿意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电器》记者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加大推动绿色低碳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出台《含氢氯氟烃重点替代拘束推荐目录》,修订完善替代品标准法规,通过产业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绿色产品认证、舆论宣传引导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绿色低碳替代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以及物美集团、北京华联综合超市等行业组织和企业代表在大会上联合发出了中国零售业“推动低碳零售,践行环保责任”的倡议,号召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积极寻找适合商业零售使用的臭氧和气候友好、高效、稳定的新型制冷剂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此外,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还与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含氢氯氟烃替代示范项目合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大会上特别赞扬了中国政府在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特别是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他说:“期待未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开展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合作。”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秘书处秘书长爱德华多?迦南表示,中国在低碳替代技术发展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