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冰箱,驶向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幸福新标配”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向佳璐,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幸福印记,对于国人而言,“三大件”的变迁便是最生动的缩影。20世纪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的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年代的电脑、空调、摩托车,幸福核心始终紧扣“衣食住行”。
进入21世纪,房子与汽车逐渐成为寻常家庭的“标配”,大众的追求也沿着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阶梯拾级而上。如今,就连汽车本身,也悄然衍生出“新三大件”——冰箱、彩电、大沙发。其中,车载冰箱融合家电的“静”与出行的“动”,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新兴宠儿。
谁在力推“冰箱彩电大沙发”?
“冰箱、彩电、大沙发”曾一度被视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调侃,如今早已成为畅销车型的标配。2025年7月,理想汽车十周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理想三大件”累计卖出“冰箱”58万台、“彩电”304万台、“大沙发”743 万个。
“‘冰箱、彩电、大沙发’是迎合市场需求,由供应商与主机厂‘共创’的产物。”宁波万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车载冰箱事业中心运营总监刘辉在采访中直言。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汽车企业急需找到差异化卖点,而车载冰箱、大屏娱乐系统、舒适座椅等配置,恰好契合了中国家庭对汽车成为“第三空间”的需求。供应商凭借技术积累提出方案,汽车企业为提升销量主动接纳方案,双方共同推动这一趋势的成型。
新势力品牌是这一趋势的最早践行者。理想L9率先在国内将车载冰箱作为标配引入,迅速引发行业跟进。“现在如果你新出的车型不带冰箱,就好像矮人一截。”中山市青牛制冷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毛伟表示,“车载冰箱已经成为车型竞争力的直观体现。”问界、蔚来、小鹏等品牌快速跟进,甚至在二三十万元价位段车型中,配置车载冰箱已趋于普及。
这种标配化并非新势力品牌的“独角戏”,传统汽车企业同样在积极跟进。例如,2025年上市的东风日产N7,中控扶手处配置英得尔车载冰箱,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伸手可及,侧开门设计方便后排乘客取放冰箱中的物品。5.8L的容量能装6瓶330mL饮料,冷暖双温可控,支持-6℃~10℃制冷、35℃~55℃制热,冷热皆宜。
概念的迅速普及,对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大积极信号,有力推动车载冰箱蓬勃发展。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车载冰箱产销量均突破450万台,创历史新高,与2020年相比,规模已然实现翻倍增长。从行业生态层面来看,《电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车载冰箱企业数量从5年前的几十家增长至目前的超过200家,头部企业年产值从几亿元一跃升至20亿元级别,实现近十倍的惊人增长。在众多企业中,以英得尔、艾凯电器、普能达、先科、弗迪科技、三水歌谷等为代表的广东企业表现突出,规模已占全国车载冰箱市场的近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美的、美菱等家电品牌也看到了这块随着“新三大件”普及而快速做大的“蛋糕”,早已布局车载冰箱市场。由于制冷核心技术同源,家电企业跨界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加之品牌影响力、生产规模、销售渠道等优势,家电企业的入局有望加速行业洗牌并推动车载冰箱市场走向成熟。
在消费领域,“新三大件”有力地推动用户认知的建立。此前,不少用户对车载冰箱闻所未闻,即便是热衷露营的爱好者,认知也仅局限于帐篷、桌椅和炊具等传统户外装备,对户外电器的了解少之又少。如今,随着汽车企业对“新三大件”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接触并认可车载冰箱。无论长途自驾解决温饱,还是短途郊游享受冰饮,车载冰箱的价值都在具体场景中得到生动展现,成为“提升幸福感”的必备好物。此外,用户从试用小容量产品逐步升级到购买更大规格的产品,车载冰箱的使用场景也不断地拓展、延伸,“新三大件”对整个行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至少在未来5~10年之内,这个说法不会有任何问题。”毛伟坚定地说。
为何在当下迎来市场爆发?
车载冰箱并非新鲜事物,普能达专注车载冰箱研发与制造已超过25年,英得尔也已深耕20年,行业积淀深厚。那么,为何车载冰箱在近几年才迎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首要推手。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解决车载冰箱的“用电焦虑”。多位受访者指出,传统燃油车熄火后无法长时间供电,冰箱制冷可能尚未达到效果,行程就已结束,使车载冰箱更像是“智商税”。而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大号储能电源”,支持长时间离车供电,为车载冰箱提供稳定便捷的电力支持。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与供应商共创新卖点,从前装市场切入,将车载冰箱从“选配”走向“刚需”,推动车载冰箱市场增长。
疫情成为车载冰箱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意外催化剂。《电器》记者了解到,国内车载冰箱市场在2019年前几乎为零,疫情后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服务区关闭,卡车司机对食品储存的需求激增,催生了对车载冰箱的刚性需求,从而率先激活国内的商用市场。“目前,卡车司机渠道在车载冰箱市场的销量占比较大,而户外用户渠道的销量占比相对较小。”毛伟提到。
与此同时,自驾游、精致露营等休闲方式日益流行,带动车载冰箱在户外消费市场增长。支撑这一趋势的,则是户外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移动电源、太阳能板等设备的普及,解决了户外用电的难题,使得车载冰箱等“户外电器”得以走进更多家庭,从卡车工具拓展至休闲场景。普能达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新品已经增加了UVC一键除菌功能,并且计划增加可拆卸电池和太阳能直充模块,以满足长途户外的需求。
消费者认知的转变同样关键。过去,车载冰箱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类,消费者“不知道去哪儿买,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和户外生活的风潮,共同完成了对消费者的市场教育。
此外,消费主体向年轻化转变。90后、00后作为新一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高,他们追求品质生活与个性化体验,更愿意为提升出行舒适度的产品买单。刘辉指出,年轻群体是车载冰箱的需求主力,万泓也专门聘请设计团队,在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多样性上进行创新和优化,契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哪种车载冰箱有望成为主流?
在车载冰箱的技术路径选择上,半导体与压缩机这两种方案目前正并行发展。不过,受访者均向《电器》记者表示,压缩机冰箱是当前及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尤其在性能、可靠性以及场景适配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半导体冰箱以轻便、低噪声、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小容积、短时制冷或加热的场景,例如大学生宿舍、化妆品储存、办公室饮品保鲜等。但它制冷能力有限,通常只能在环境温度下降10℃~20℃,无法达到零下冷冻的需求,且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因此,在车载前装市场中,半导体冰箱正逐渐被替代。据刘辉透露,像腾势、问界、小米等车型早期采用的半导体冰箱,如今已陆续被压缩机方案所取代。
相比之下,压缩机冰箱凭借最低可达-20℃的制冷能力、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优的能效控制,成为车载场景,特别是户外长途、露营等需求的首选。尽管它存在重量较大、运行噪声相对明显等问题,但厂家通过优化压缩机结构、改进散热系统与管路设计,使噪声与振动问题不断解决。目前,部分产品的噪声可控制在32dB(A)~40dB(A)。
从前装与后装市场的角度来看,压缩机冰箱的技术路线也有所侧重。在前装领域,集成式车载冰箱因能与车辆空调系统共用压缩机,无需独立压缩机,避开传统独立压缩机所产生的噪声与振动,因此更受主机厂的青睐。例如,吉利、广汽、比亚迪等传统汽车企业正在大力推进此类方案。在后装市场,独立压缩机车载冰箱则凭借大容量、强冷冻能力以及灵活放置的特点,满足用户户外露营、长途出行等扩展需求。
目前,在压缩机这一车载冰箱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领域,思科普、长虹华意、万宝、东贝、恩布拉科、GMCC、钱江制冷等企业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中,思科普推出的BD Nano压缩机,重量只有1.5kg,高度仅有9.3cm,与车载冰箱内在结构完美契合,可极大程度地节省存储空间,具备高可靠性、高能效、大冷力、低噪声、抗电磁干扰等优势。2025年9月17日,思科普压缩机天津工厂成功举办第100万台BD Nano压缩机下线仪式。
此外,毛伟补充指出,车载冰箱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差异,也决定了产品发展的不同方向。卡车司机更注重功能性、耐用性与性价比,而户外爱好者则更关注便携性、轻量化与电池续航时长。因此,车载冰箱的产品设计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例如推出带手提结构、内置电池的便携型号,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如今,为新能源汽车标配车载冰箱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渐成趋势。这一转型背后,既伴随着诸多挑战,也蕴藏着大量未知。但正如英得尔有关负责人所强调:“车载冰箱行业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持续聚焦——聚焦研发投入、组织能力,聚焦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如此一来,企业便能让更多用户真切地感受到,汽车不再仅仅是出行工具,更是一个承载美好生活的移动平台,为国人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向佳璐,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