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决赛成功举办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6月24日,第十一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决赛(华北赛区)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比赛现场,《电器》记者发现,这项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年的赛事依旧让参赛学生兴奋不已。主办方透露,全国4000多名学生参加了今年的竞赛,共有110多所院校的400多名学生最终进入各赛区的决赛,参赛学校数和参赛人数较上年均有明显增加。
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同发起组织,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竞赛设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部及东北6个赛区,今年,竞赛决赛将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兰州和长春6地分别举办。华北赛区的决赛为本赛事的第一场决赛,由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天加)冠名协办,吸引了京、津、冀、鲁等地众多高校踊跃参加,在华北赛区,今年共有“19(综合队)+20(创新队)”支本科生代表队、7支研究生代表队进入竞赛决赛。据悉,今年的大赛还吸引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代表队参赛,其中香港理工大学是首次参加此竞赛,并进入了华南地区竞赛决赛。
《电器》记者拿到一份参赛学校名单,包括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职业大学等在内的全国知名院校均选派选手参赛。与此同时,参赛学生态度积极,均表示,这个竞赛很值得参与,是对“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在竞赛组织环节上,竞赛组织方充分利用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联合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发掘各方面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竞赛的顺利有序开展,行业内企业积极参与(在华北赛区,天加中央空调就提供了非常到位的工厂实践操作平台)。首先,实践操作竞赛基地全部设在企业,以企业的实际产品为载体进行命题,评判也由企业技术人员独立完成;赛后组织参赛师生参观企业,做到参赛和实践、实习活动并行,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和效果。其次,创新设计竞赛邀请来自设计院、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一线行业专家担任评委,让专家们站在用人单位和一线生产企业的角度审视评判竞赛作品,同时对作品的点评能够准确到位、切中要害,真正起到“点睛”之效。另外,竞赛过程中组委会在知识竞答环节安排了资深教授对难度较大、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深度点评,详细讲解题目的知识精髓和考核关键,以达到巩固同学们理论基础的目的。
为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竞赛质量,竞赛组委会设立了竞赛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业界专家教授、知名学者担任决赛评委并对各赛区进行监督指导,由在制冷空调行业德高望重的北京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吴德绳教授亲自担纲专家委员会主任,这些评委的加盟保证了竞赛的高水准,使竞赛活动更加精彩。
大赛主办方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指出:“首先,通过‘三?三’制的竞赛结构设计,有效促进了对当前高等教育中所缺失的一些重要环节的补充,充分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其次,通过竞赛活动推动当前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从学校的实习实践环节走出去,到企业中去进行,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历练和学习,听取来自企业一线专家的言传身教,开阔了眼界,获得信息量增大,实践能力提高快。这种学校教育紧密接触企业一线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避免了闭门造车式工程教育带来的风险,培养出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到企业后能及时适应实际工作要求,通过更短期的磨练就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成为有用之才。”
华北赛区决赛冠名协办单位代表天加北区销售总监张?表示,天加空调对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制冷空调行业的人才培养、产学研交流深感荣幸,也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为本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