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发布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徐光耀,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随着家电超期服役导致的事故频发,消费者愈发关注家电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2026年1月1日,GB/T 21097-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以下简称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将替代现行标准GB/T 21097.1-200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是现行标准发布18年后的首次修订。
安全使用年限有了新的标准要求
为凸显安全使用年限的重要性,此次修订加大了安全使用年限的笔墨,并给出更加明确的定义:由生产者在设计和制造时规定的,家用电器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在标准使用条件下正常使用时,能够保障安全使用的时间。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对生产者在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更多环节提出要求,生产者应借助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产品在设定年限内能够稳定可靠的使用。同时,新标准还更改了安全使用年限起止时间的计算方式,并对安全使用年限的确定方法、标识要求做出新的规定。
首先,安全使用年限起止时间方面,从先前的“从消费者购买日期计起”,增加了“使用说明中规定需要专业人员安装才能实现正常使用的产品,从首次安装完成日期计起。”据《电器》记者了解,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家电在使用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才能确保其正常、安全地运行,例如空调、热水器等。从首次安装完成日期计起,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这些家电的实际使用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使用年限指导。这一修订不仅符合家电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也更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其次,新标准给出了确定产品安全使用年限的参考方法——统计法、试验法、统计+试验法。新标准明确提出,对于器具安全使用年限的确定,生产者应有相应的客观统计分析数据或试验方法作为依据,并完整、清晰地记录安全使用年限确定过程相关的数据、过程性文件。一般而言,超过安全年限的家电产品并不会立即损坏或发生危险。然而,当家电产品超过安全使用年限后,其使用风险呈现出较快的上升态势。
最后,新标准还进一步明确了安全使用年限的标识要求。生产者应以自我声明的方式,在产品或说明书中采用清晰的文字或符号标注产品安全使用年限及使用超过安全使用年限产品的风险提示信息,让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换新。
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提出再生利用要求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很多存量家电陆续进入报废和更新高峰期。新标准还在再生利用、回收利用要求方面做出较大调整。现行标准从企业角度对生产制造、服务维修、废旧器具收集、对废旧器具处理环节提出要求,而新标准从家电产品角度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回收、处理、处置全生命周期提出要求。
在设计、生产环节,新标准要求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再生利用。生产者在器具设计开发时宜全面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和资源能源消耗,优先选用易回收、低污染的环保材料与工艺,从源头提升产品的可再生利用性。
在回收、处理环节,新标准要求产品的回收处理阶段应坚持重复使用优先。即在无害化、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宜优先考虑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再使用,其次考虑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再次利用。
此外,新标准还规定了家电回收处理标识和信息提供要求。生产者、回收经营者、处理企业、处置企业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明确提供相关的标识和信息,以实现家电产品的安全使用和环保处理。
此次修订明确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要求及标识,让消费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家家电的使用状况,及时更换老旧设备,避免因设备老化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新标准强调了废旧家电的再生利用技术要求,有助于推动家电产业的绿色循环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这一修订符合当前社会对安全、环保的双重需求,将引导家电企业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推动行业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徐光耀,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