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从单机智能、互联互通到全屋智能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7年11月2日,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兼CTO赵峰博士再次现身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这已是他连续第二年在技术大会上发表演讲。与去年不同的是,去年的演讲主题是《人工智能家电趋势》,而在今年的通篇演讲中,赵峰已很少提到“智能家电”这四个字。“‘智能家电’代表的是单机智能,在眼下这个物联网时代,在人工智能技术时代,家电智能化必然要经过单机智能到互联互通,最后实现全屋智能的过程。”赵峰对《电器》记者说。
从1.0到3.0,数据是核心
在赵峰看来,从单机智能,到互联互通,再到全屋智能,正是家电智能化从1.0到2.0再到3.0的三个发展阶段。对此,赵峰解释说:“在单品智能阶段,产品+物联网,使用户在控制产品时的体验感得到提升。而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产品之间能够打通,用互联互通来提供各种场景下的服务。第三个阶段是全屋智能。在这个阶段,不管对空气、水还是供暖、美食的管理,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用数据来驱动决策系统,即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和服务。”
对于眼下的家电行业,赵峰表示,几乎每家企业都在做1.0时代的单品智能,也开始做互联互通。“在过去的18个月当中,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牵头下,我们8个家电企业制定了互联互通的团体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赵峰说,“但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如何从互联互通的智能迈入全屋人工智能时代,也就是我提到的3.0时代。”
当然,赵峰强调,第一阶段的努力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如果单品、APP都没有做好,互联互通就没有意义。有了互联互通之后,才有基础提全屋智能。”赵峰说,“达到3.0阶段的标志是,从家电的被动响应到主动提供服务。比如,在互联互通时代的‘回家模式’,还是需要人为去设置的,这是人主动去控制的阶段。真正的全屋智能,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用户画像,来捕捉用户的信息和意图,然后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驱动的关键是数据。“我们如何用人工智能、用物联网来帮助家电,让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数据很重要。基于数据的精准营销、精准服务、精准推送,让用户的体验更加极致,这是主动服务的核心。”赵峰说,“有人说,现在数据太多了。但在我看来,数据不怕多,最怕的是数据‘不闭环’。如果整个链条上缺了某个环节的数据,我们无法为用户做完整的画像,就无法真正提供精准的服务。所以,关于数据,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分享机制,在做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做数据分享,从而让数据形成闭环。”
家电企业不是弱势群体
在家电智能化的进程中,赵峰强调的是,家电企业不必妄自菲薄,认为自己落后了。“现在,大家都在说人工智能+某产业,比如人工智能+交通。但我的观点是,应该是叫‘产业+人工智能’。应该是我们能够用人工智能、用物联网技术来帮助家电产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赵峰说。
“我们说过,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力。那么数据从哪里来?从交互的过程中,从售后服务的过程中。而这些都掌握在家电企业手中。应该说,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的第一站,是家电企业。我们对用户最了解,知道用户在产品上会按什么键,最常用的是什么样的功能区,他是什么时候把食物放到冰箱里去,什么时候拿出来。基于对用户服务、对用户的了解产生的数据和信息,是其他智能相关企业所不掌握的。”赵峰解释说,“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家电的互联互通还不够,家电企业的大平台还没打通。所以用户与家电的交互,目前还是低频交互。到了全屋智能时代,这其中的交互一定是对话式的,是高频的。人们对健康、安全、舒适方面的要求普遍有很大期望,全屋智能的高频交互就是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赵峰用今日头条举例说明。“今日头条会不断给你推送个性化的消息。实际上,当我们有了智慧家庭整个闭环的数据之后,我们可以做到类似今日头条那样的有关健康的推荐。再比如,当家电出故障的时候,就会有故障码发送到生产企业。如果用户报修,用户还没有开口,企业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在故障码的背后是传感器的设置。这不但会提高用户的体验,也会降低售后成本。”赵峰开玩笑说,“这不是物联网企业能够做得到的。我们经常会羡慕手机企业,因为他们拥有数据的入口。但到了全屋智能时代,他们就会反过来羡慕我们??我们有冰箱、洗衣机、空调以及各种小家电等各种各样的入口,而且在用户家里一放就是六七年??手机不但入口单一,更是一两年就会被换掉。”
“所以,这其中的逻辑是,绝对不是‘别人+我们’,而是‘我们+物联网’。但是,我们一定要强调开放,把那些技术都拿来为我们服务。我们的关键是,能不能把智慧家庭的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为用户提供最好最极致的使用体验。”赵峰对《电器》记者说。
海尔,全屋智能的坚定践行者
据赵峰介绍,作为中国家电业的领军企业,海尔正在不惜投入,做全屋智能的坚定践行者。“海尔的定义是,为家电装上大脑,让家庭机器人化。”赵峰说。
所谓家庭机器人化,其核心正是用数据驱动,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赵峰解释说:“首先是在冰箱等产品上装入传感器、摄像头,作为交互的入口,去感知、收集数据。然后把数据交给背后的大脑??海尔叫做‘云脑’,去理解数据,并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后是把决策输出,去做个性化推荐和服务。”
实际上,让家庭机器人化,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而海尔正在不断投入和布局。在U+平台上,在业务层面,要实现提供物联的能力、用户交互的能力、生态的能力和接入第三方硬件的能力。“海尔会做几个主要的场景和硬件,但长尾的效应和场景,要接入第三方开发。比如,海尔本身不生产破壁机,但通过U+平台打通第三方,引入了第三方硬件,如今在U+平台上已经引入第三方的‘卡萨帝破壁机’。”赵峰举例说。
在技术层面,U+平台要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物联的能力,要搭建为智慧家庭量身订制的软件操作系统,要拥有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即U+云脑),还要有大数据的收集、处理、转化、推送等能力。
当然,最后还是要有硬件、场景和服务的落地。“今年年初,海尔推出了成套智能家电,这是基于各个不同场景的家电。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推出全屋智能,做整个生态、整个场景的服务。”赵峰介绍说。除此之外,赵峰还介绍,2015年,海尔定制了“U宝机器人”,接着,海尔又做了“魔镜”和智能音响。“这些都是入口,是用来感知和收集收据的。他们的背后就是U+云脑。”赵峰表示。另外,海尔还推出了“零操控”智能热水器,这个产品就可以基于云脑,基于大数据的深入学习来感知用户,了解每位用户不同的用水习惯,对用户行为进行判断,通过建模来预测用户什么时候用水,用多少水,然后决定何时开启热水器进行预热,使用时调成什么样的温度等。海尔推出的馨厨冰箱,也采用海尔的Uhome操作系统,搭建了一个从食品的产地到餐桌、再到用户健康的厨房美食健康平台。8月,海尔推出了行业内第一个基于NBIOT的解决方案,落地在商品空调和洗衣机上。10月,海尔推出了“纤见”洗衣机,可以通过感知识别衣物的材质推荐洗涤程序,并在背后推送各种有关洗护衣物的一条龙服务,搭建洗护一体的生态平台。另外,海尔还有以酒柜为核心的“酒知道”生态平台。“关于酒的知道,比如什么酒配什么餐,现在网上都有,但这些信息是碎片化的。我们通过酒柜为用户进行点对点推送,即使你不懂酒,也会知道什么菜配什么酒。”赵峰对《电器》记者解释说。
除此之外,海尔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海尔的Uhome操作系统也被国家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批准被列为“十三五”规划的“核高基”重大专项??这是唯一一个面向家电行业的物联网操作系统获得国家项目。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海尔的思维,在改变整个行业的思维。从硬件提供商到硬件+软件+服务的提供商,最大的挑战是思维的改变。”赵峰对《电器》记者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从出行到零售、制造以及智慧家庭,尤其是在零售和智慧家庭方面,我们很快会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在这样的改变中,我们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引领行业迈入新时代。”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