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电解决方案“百家争鸣”(下)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邓雅静,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如果说抗菌、除菌和净化材料和技术可以带给人们更加洁净的生活,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很少释放或者没有释放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和低气味材料则是构建健康安全生活的基础。
标准驱动,食品接触材料在厨房电器行业应用扩容
榨汁机、电饭煲、料理机、电烤箱、电热水壶等厨房电器使用频率极高,加之这类产品使用时往往是高温高油环境,对于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食品接触材料广泛用于厨房电器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部件,如内胆、刀片、密封圈、滤网等。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直接、间接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对于这类材料的要求,GB 4806-2023食品接触材料系列国家标准给出明确的规定。该系列标准包括GB 4806.7-2023《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9-2023《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 4806.11-2023《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GB 4806.13-2023《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等6个标准。这些标准对于食品接触材料在使用中析出的有害物质的限制量给出规定,核心要求是确保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释放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塑化剂、双酚A等,同时兼顾耐用性。
食品接触材料系列标准的发布对于家电行业食品接触材料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以聚碳酸酯为例,聚碳酸酯曾经广泛用于冰箱、厨房电器等家电产品的透明组件,但生产聚碳酸酯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双酚A,意味着聚碳酸酯材料本身会有双酚A残留,不符合法规要求。近期,随着欧盟委员会通过了禁止在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双酚A的决议,家电企业已经在与食品接触的部件上使用PPSU、PESU等其他材料代替聚碳酸酯。例如,索尔维推出的SPARKLE PESU可实现食品接触的透明应用,具有耐高温且没有双酚A的特点,在空气炸锅、食品料理机、咖啡机上应用较多。
不锈钢在厨房电器上应用较广,但是欧盟EC 1935/2004、美国FDA 21 CFR 175.300和中国GB 4806.9-2023《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都对不锈钢的重金属迁移量给出了更严格的规定。为此,钢厂对不锈钢进行材料升级、工艺优化以符合标准新的规定。在材料方面,钢厂采用超低碳不锈钢(如316L,碳含量≤0.03%),降低晶间腐蚀风险。在工艺方面,钢厂通过电解技术抛光处理不锈钢材料的表面,使得粗糙度降低,减少污物附着。事实上,这些性能优异的不锈钢正在成为家电行业的“新宠”。
更高健康需求,低气味材料正在上量
健康需求持续升级,低气味在家电行业的应用也在上量。据《电器》记者了解,低气味材料通常具备更少的难闻气味和更低的VOC含量,目前塑料、胶带、橡胶等领域都推出了低气味产品,全方位满足家电行业对健康材料的需求。
在塑料领域,金发科技、长发科技、聚赛龙、金、巴斯夫等塑料企业均推出了低气味塑料。例如,巴斯夫开发的LEV系列极低甲醛排放产品,被用于多个家电部件。
在胶带领域,德莎凭借特有的无溶剂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推出了符合冰箱低气味标准的胶带产品,以满足不同材质表面的粘接需求。
在橡胶领域,洗衣机、冰箱的门封条多为橡胶制品。随着产品健康升级的需求,近年来,万朗推出了低气味的门封条,应用该门封条的家电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邓雅静,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