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小明:强力推进,从全流程实现制造升级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7月20日,在“智造新时代??寻找家电业智能制造先锋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凭借在智能制造中的突出表现,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摘得“智造先锋”奖。众所周知,在艾小明刚担任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不久的2017年11月,惠而浦中国公司全新的工业4.0智能工厂(以下简称合肥工厂)正式投产。可以说,这个奖项是对其履职以来卓有成效地推行智能工厂落地最有力的佐证。
会后,在接受《电器》记者的采访时,艾小明明确表示:“全新的工业4.0智能工厂的落成,彰显出惠而浦这个百年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决心。我们要以更加智能的技术和设备、以用户和产品为中心,推动效率提升与产品升级,在中国市场加速崛起,复制我们在欧美市场的辉煌,打造中国白色家电市场第一外资品牌。”
自动化、信息化,只是第一步
事实上,虽然在艾小明的执掌下,惠而浦在中国推行智能制造的时间还不到两年,但是这位曾供职于施耐德电气12年的总裁由于在自动化领域多年的深耕,谈起智能制造可谓思路明晰。
在艾小明看来,推行智能制造要有3个层次的认识。首先,智能制造要对整个制造流程有深刻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为此,惠而浦智能工厂的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全程的沟通跟踪,甚至于到产品后期??消费者体验和售后服务环节也要实现智能化。第二,智能工厂不是无人工厂,反而是对人才要求更高的工厂。传统制造企业培养的所谓智能制造的人才无非是自动化工程师,抑或是IT工程师,这些人才都不是智能制造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企业要在探索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一批智能工厂所需要的,同时掌握自动化、信息化的综合性人才。第三,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最终目标并不一定要做到工厂全机器人化。“因为家电的生产会根据市场波动而变化,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保持“柔性化”,即生产线要有灵活性,所以惠而浦合肥工厂不一定是机器人最多的工厂,却是最适合当下市场发展阶段的工厂。”他说。
实际上,合肥工厂也只是惠而浦全球2020战略的落地产物之一。据艾小明介绍,惠而浦在全球拥有3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除了中国合肥,另外两个分别位于意大利和美国。而合肥工厂是惠而浦最新的智能制造工厂。
谈及合肥工厂目前的进展,艾小明说:“目前,这个工厂已经把关键工艺、生产流程、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等环节打通了,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初步达成,但是离实现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生产过程中物料的配送、线边的自动化等,接下来我们会逐步完善。”
智能化,还需本土化
合肥工厂是惠而浦在中国进一步本土化的三大战略之一。另外两个分别为在中国设立的全球研发中心和中国总部。从时间上看,2017年11月智能工厂建成,2018年5月24日惠而浦全球研发中心和中国总部得到启用,合肥智能工厂是最先完成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艾小明强调:“实际上,在当下中国家电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对劳动力成本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合肥工厂刚好响应了中国市场产品智能化、高品质以及个性化升级的趋势。”
深处全球化浪潮之中,惠而浦智能工厂在适应本土化的同时,还要满足全球标准。艾小明以2017年发布的光芒系列洗衣机为例,该产品的工业设计来自意大利的工业设计,洗衣机的性能仿真、水流仿真等是由印度惠而浦完成,生产制造则在惠而浦合肥工厂。再比如,合肥工厂的消防系统既要满足合肥本地对消防的要求,又要满足美国对于安防系统的要求。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