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电回收:新模式能否撬动“旧”市场?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8年10月15日,京东家电联合京东公益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有闲有品、嗨回收等机构和企业,共同启动了“京东家电公益回收”计划。抛开活动的公益性质不谈,京东、有闲有品、嗨回收等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有着共同的互联网属性。事实上,这只是“互联网+家电回收”的案例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在家电回收领域展露头角。在互联网大潮势不可挡地颠覆着众多传统行业的今天,“互联网+”能否撬动废弃家电回收这个“旧”市场?还有待观察。
互联网加速度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实践,如因废旧手机回收而为人们所熟知的爱回收,因旧衣服回收而被认知的飞蚂蚁等。废弃家电回收领域也已经涌现出嗨回收、香蕉皮等企业。2018年4月11日,嗨回收与苏宁易购旗下售后平台“苏宁帮客”联手,针对北京家电市场签订千万电器回收战略协议。这正是回收企业与渠道商合力对“互联网+家电回收”进行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旗下咸鱼信用速卖更一口气接入了回收宝、估吗、有得卖、有闲有品、爱回收、乐人乐器等数十家专业回收机构,全面支持手机、3C数码、住宅家具/办公家具、大家电、乐器五类物品的快速回收。闲鱼信用速卖的回收业务目前已经接入“蚂蚁森林”,超高的“绿色能量”回馈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通过这一渠道无偿交旧。闲鱼利用阿里强大的平台力量,创造了一种难以复制的回收模式。
“互联网+”正在为家电回收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旧的家电回收模式进行变革。事实上,运用“互联网+”提升规范回收率,正是中国EPR试点催生出的全新回收商业模式。
“在没有拥抱互联网之前,传统家电回收服务的痛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嗨回收创始人兼CEO马俊认为,痛点主要集中在价格不透明、入户不放心、操作不规范3个方面。他表示,首先,对于一部分价格敏感性消费者来说,最终选择哪家服务商,取决于家电回收价格高低,不少消费者认为家电回收市场价格不规范,选择服务商时不得不价比三家,费时费力,体验不佳。其次,传统家电回收以“游击队”为主,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由于缺少专业公司的信用背书,短期内双方难以建立信任,往往容易担忧甚至放大入户作业的风险,从而降低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此外,不少消费者在选择二手家电回收服务商时的担忧是,由于服务方施工不规范,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互联网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可能性。香蕉皮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波表示,互联网首先解决了信息传递的问题,“我们获得消费者的交旧信息后,可以通知社区服务人员收旧,运输车辆车只需要对接社区服务人员,出车一次就可以解决多个社区的需求”。同时,“互联网+家电回收”的模式可以让管理效率更高。“目前,规范回收比较成熟的是服务于B端的企业,服务于C端的效率比较低。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丁波表示,流量导入同样非常关键,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回收模式。
嗨回收采用了“大数据精准估价+专业施工+平台保障”的服务模式,以此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电器》记者发现,利用嗨回收自主研发的二手家电估价系统,消费者只需提供家电品牌、型号、购买日期等关键信息,系统即可实现自动报价,有效解决人工报价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马俊表示,为了消除消费者在入户和作业时的担忧,嗨回收在员工培训和员工保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断优化上岗前专业培训、服务流程标准化、专业施工工具、统一着装、售后服务评价等流程。
规模有待壮大
“互联网+家电回收”虽已显露头角,但距离真正颠覆家电回收行业格局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家电回收之难,难在多年来绝大多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都流入走街串巷的个体商贩手中,他们是距离用户最近的回收渠道,随叫随到。《电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废旧家电回收领域仅有约两成的产品是由正规的回收企业揽收的,约八成的旧家电是由个体商贩回收。根据联合国大学的数据,中国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回收处理率已经达到28%。无论业界的说法,还是官方的数据,都说明中国绝大多数旧家电最终进入了个体回收商手中。
“互联网+家电回收”的模式出现后,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规模仍有待壮大。有闲有品较早将互联网模式应用到回收领域,与支付宝、闲鱼、京东商城、京东拍拍、58同城、58到家、58转转、苏宁易购等都保持着合作关系。据了解,2017年有闲有品回收业务规模达到60万台,2018年预计将达到150万台。一位不愿具名的拆解企业负责人坦言:“基金制度实施后,中国每年‘四机一脑’的规范拆解量已经超过7000万台。以此为基数去计算,由于目前能够达到100万台回收规模的互联网回收企业数量并不多,现在谈颠覆传统回收还有些早。”
对此,马俊坦言:“‘互联网+家电回收’并不是要颠覆或者替代传统的废旧家电回收,而是要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给传统废旧家电回收行业注入更多正能量,促进行业提质增效,更好地促进废旧家电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相信,传统的废旧家电回收行业拥抱互联网等新技术后,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这不是颠覆的结果,而是融合的魅力。”对于未来发展,马俊充满信心。据他介绍,在订单来源方面,嗨回收已基本建立“B端为主、C端补充”的多元化订单体系。“前期,我们打破从C端获取订单的模式,创新出B端流量切入模式,与线上、线下主流电商平台、家电厂商均建立战略合作,依托平台售新流量产生收旧流量。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开发和推广微信小程序、公号直接下单等C端订单入口,对B端订单形成了有效的支撑和补充。”
背靠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中国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的绝对正规军,香蕉皮环保同样底气十足。目前,香蕉皮环保已经开通PC官网、移动端官网、微信平台、APP平台及400客服电话通道,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上门回收服务,并为用户搭建绿色环保产品销售平台、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平台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丁波告诉《电器》记者说:“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在回收模式、企业认知度、后端环保拆解处理上都积累了不少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互联网并非唯一出路
在中国EPR探索中,回收是个绝对的难点,但也最有可能成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处理的新突破点。中国EPR试点正在改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也必将催生全新的回收商业模式。而“互联网+家电回收”只是模式之一,虽然活力十足,但发展同样面临不少问题。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传统的家电回收渠道根系很深,其中牵扯各种人际关系和利益,互联网企业想打入原有回收链条并不容易,而且正规回收企业的经营成本比起个体回收商贩还要高上很多。
根据EPR制度的规划,到2020年,重点品种的废弃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率将平均达到40%。仅凭互联网一条道路,不足以完成这一目标,各类新型回收模式都在探索中,例如通过依托销售网络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选择商业街区、交通枢纽开展自主回收试点,运用“互联网+”提升规范回收率,选择居民区、办公区探索加强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衔接等。2018年9月9日,北京邮政正式启动与家电回收相关的全新便民环保服务项目。据悉,首批城六区20个邮政网点将成为周边市民家中厨房、家居、个人生活、个人数码四大类小家电中35类电子废弃物的正规处置渠道,为电子废弃物回归正规拆解处置搭建快速通道。这些模式创新,将与“互联网+家电回收”形成合力,共同撬动家电回收这一“旧市场”。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