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碳”目标为动力,家电绿色制造升级迎新机遇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曾婷,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如今,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履行国际责任,致力于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更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制造业作为中国重要的产业支撑,将为实现碳中和愿景而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在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时,也推动了制造业向绿色化、数字化的转型,是产业链全流程节能、减排行稳致远的重要选择。

以“双碳”目标为动力,家电绿色制造升级迎新机遇

“双碳”加速制造业升级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今社会的热词,也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开始快速增长,直到达到一个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碳达峰。碳中和是指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简而言之,碳中和要实现碳吸收端与排放端的抵消,也就是净零碳排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因此,各相关部门开始讨论具体行动方案、时间表、路线图等。可以预见的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型。

虽然在碳达峰的实现路径中,能源革命是主要措施,但针对碳中和,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的节能碳减排也有着重要意义。从排放量上看,工业直接排放,以及使用的电和热等能源的间接排放,占据了全国非常高的排放比例。因此,中国要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例如家电制造业,要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这将进一步加速家电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发展步伐,推动家电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绿色制造体系初见端倪

当前,中国还未针对家电行业发布碳中和具体实施政策,但中国家电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却未曾偏离过节能、绿色。其中,以制造升级、提质增效、建立废旧回收体系为代表。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指出要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供应链,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随后,《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规划和方案相继发布。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家电企业开始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工厂,进行制造升级。

经过6年的发展,家电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已初见端倪。2021年5月2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的通知》。这是工信部开展的第六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等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在此前的五批名单中,频频出现家电企业的身影,海尔、美的、格力、海信、长虹、星星冷链、京东方、TCL等众多企业的工厂和产品榜上有名。

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5月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该标准明确了绿色工厂术语定义,从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立了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工厂评价通用要求。该标准的发布将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近几年,各行业也在不断完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且实施的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有16项,已发布即将实施的有2项。其中,除了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与家电行业相关的还有GB/T 35606-2017《绿色产品评价 太阳能热水系统》和GB/T 39761.1-2021《绿色产品评价 家用电器 第1部分:电冰箱、空调器和洗衣机》2项标准。

事实上,打造绿色制造业,家电企业不仅要从工厂和产品着手,还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进行研究,在强调企业自身绿色化的同时,更要侧重供应链节点上企业的协调与合作,全方位考虑产品从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物流、回收和处理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与环保问题。

以“双碳”目标为动力,家电绿色制造升级迎新机遇

碳中和蕴藏的机遇和挑战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是世界各国对碳排放量的约束,也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不同于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仍需继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然而,这并非易事。

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均衡,制造业处于2.0、3.0和4.0并存的阶段,还需不断推进工业革命。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想要有效控制碳排放仍存在较大困难,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

对于企业而言,碳中和路径意味着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或者是越来越高昂的碳排放成本。能否成功实现脱碳跨越,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挑战之下,往往伴随着机遇。根据德勤咨询援引的数据,国内用工成本和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早在2014年就已经下降至4%。因此,当前高端制造业开始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向南亚、东南亚等低劳动成本国家转移。家电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将推动企业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举措的落地实施,加速制造业高端化升级,将提升包括家电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以及不可替代性。

在碳达峰阶段,中国也将重点进行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但在总体政策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会关注降碳,并开展相关行动,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新引擎。这为中国制造业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家电等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制造升级降低碳排放量,甚至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按计划,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开启。目前多个行业和大批企业正在密集开展碳排放核算、核查准备,研究碳排放管理与交易策略等。未来,当碳交易全面市场化,企业可以将富余的碳排放配额或减排信用通过交易的方式出售给减排成本高、无法达到碳排放要求的企业,在帮助后者达到减排要求、降低社会碳排放总成本的同时,还能获取碳减排的附加收入。

除此之外,目前其他已提出碳中和承诺的国家和地区都将目标时间定在2050年前,早于中国的2060年。也就是说,在2050年以前,这些国家很有可能对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和相关技术提出要求,并对产品的绿色化设计做出规定。当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时,准入门槛中可能会增加绿色化设计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国家电企业要进行前瞻性的研发和技术升级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对全球而言无疑是一场能源革命,中国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从碳排放“近零”到“净零”,是一场硬仗。中国想要实现这一愿景,从参与者转向领跑者,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家电行业作为较为领先的制造业,决不能踌躇不前,更应在政策和战略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努力落实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助力实现碳中和。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曾婷,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