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餐桌,长虹发布智慧厨房系统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2018年9月5日,长虹请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到四川绵阳“吃了顿饭”。发布会开始前,每一位到会者都在会场门口用Pad点了餐;简短而重点突出的发布会后,到会者在餐厅快速获得了一份对应的“团餐”。制作“团餐”的,正是长虹此次发布的智慧厨房系统。

  2018年9月5日,长虹请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到四川绵阳“吃了顿饭”。发布会开始前,每一位到会者都在会场门口用Pad点了餐;简短而重点突出的发布会后,到会者在餐厅快速获得了一份对应的“团餐”。制作“团餐”的,正是长虹此次发布的智慧厨房系统。

  长虹智慧厨房系统锁定的正是“团餐”市场,即学校、企业、单位食堂、航空公路运输配餐等存在着庞大的用餐需求的场景。中国烹饪协会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达到9500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被称为餐饮业“最后一片蓝海”。虽然市场容量巨大,但是“团餐”越来越无法满足用餐者持续提升的需求,用工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效率以及菜品口味都在限制团餐市场的发展。

  之所以能够做到为参会者快速出餐,是因为长虹智慧厨房系统利用数据打通了农场种养、净菜加工、冷链配送、智能烹饪到手机点餐、食材溯源等全流程,以厨房机器人为核心,实现“端云一体”,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集成,相互增值,为用户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智能餐饮服务。

  “智慧厨房系统是长虹面向服务的制造转型的成果之一。”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指出。据了解,厨房机器人后台系统还将能源消耗、食材品质、食客反馈等数据实时反向提供给食材供应商、农场、后厨等环节,形成食品溯源、定向种植、订单采购、菜谱优化、能源管理等数据闭环,让种植更精准、食品更安全、菜品更美味、能源更高效。

  据长虹软件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刘东介绍,长虹智慧厨房系统改变了传统餐食制作流程,消费者、厨房机器人、供需交易平台等系统及设备被数据连接到一起。消费者通过手机点餐、支付、取餐,厨房机器人按照预制菜谱制作工序智能完成菜品制作、出锅、清洗等动作,供需交易平台则负责完成食材入库、食品溯源、供货等流程。

  在整个链条中,净菜车间是整个智慧厨房系统的枢纽,连接种植、供应链、厨房机器人等,集物流与配送中心为一体。

  在长虹智慧厨房系统中,厨房机器人负责最终菜品的烹制,扮演着“大厨”的角色。为了制作出味道更美味、品质更稳定、样式更丰富菜品,长虹组建了菜谱研发团队。该团队由著名烹饪大师、系统工程师组成。其中,烹饪大师主要负责菜品开发,系统工程师主要负责菜系工程化、标准化的程序开发。目前,长虹菜谱研发团队已经标准化了回锅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65个菜品,455个规格。随着菜谱研发的深入,将有更为丰富的菜品可供选择。

  据长虹智能厨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勇介绍,长虹厨房机器人采用电磁加热系统,可在0℃~300℃之间精准控温,冷却状态下锅壁温度可在10秒内提升至80℃;针对川菜特有的爆炒菜品,炒菜温度可恒定在200℃以上,确保口味纯正。长虹厨房机器人具备智能滚炒技术,面对大份量的食材也能使其受热均匀,杜绝半熟。此外,通过油烟自洁系统,实现水渣分离、水油分离、水汽分离,让后厨保持整洁干净。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