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集成灶行业的破局之道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曾婷,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10月28日,两家集成灶上市企业先后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毫无意外,两家企业业绩再度下滑。其中,火星人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500%。2025年,集成灶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更令人唏嘘的是,曾经红极一时的集成灶行业,四大上市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总和,竟不及行业鼎盛时期单一龙头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曾经的“厨电新贵”如今陷入“生存挣扎”的泥潭,集成灶行业究竟该如何破局?

延续断崖式下滑,行业持续崩盘
2025年,集成灶行业延续断崖式下滑态势,虽然业绩下滑已在行业预期内,但集成灶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崩盘式”跌幅仍然超出业界预期。2025年上半年,集成灶4家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仅为8.9亿元。对比2022年上半年,仅火星人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便达到10.23亿元。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火星人营业收入为5.77亿元,同比下降43.0%;归母净利润亏损2.18亿元,同比下降1546.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28亿元,同比下降2673.6%。
浙江美大前三季度营收同样有所下滑,但降幅相比上半年略有收窄。前三季度,浙江美大营业收入为3.37亿元,同比下降48.5%;归母净利润为1789万元,同比下降83.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21万元,同比下降84.7%;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45万元,同比下降127.0%。
短短三年,集成灶行业如同坐上了一辆急速下降的“过山车”,从曾经的“厨电新贵”,狠狠摔回“生存挣扎”的泥潭。
要知道,即使在还处于疫情期间的三年前,集成灶行业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逆势增长”“可圈可点”都是行业最常见的形容词。可如今再看,行业风光早已不再,反而陷入“高端卖不动、低端不赚钱”的恶性循环。某集成灶企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电器》记者采访时直言:“可以说,集成灶行业的市场情况快倒退到十年前了,惨不忍睹。”
营业收入暴跌的背后,是企业净利润的“血崩”。从各集成灶上市公司财报公布的净利润来看,2025年上半年,火星人同比下降401%,浙江美大同比下降87.41%,帅丰电器同比下降91.8%,亿田智能同比下降507.01%。曾经动辄净利润过亿元的企业,如今有的净利润仅剩几百万元,有的甚至陷入亏损。
对于净利润的亏损,浙江美大有关负责人表示,集成灶行业前期市场增量需求明显,多数企业将扩产、增量、增设销售终端等作为重点,而当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快速下降后,支出部分短期内并未同等缩减,造成收支不平衡。再加上随着市场环境的竞争加剧,经销商们不再进货囤积,转而优先处理库存机或样机,导致厂家的进货采购数量同步下降。
事实上,自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面推进以来,吸油烟机、燃气灶、洗碗机等品类都迎来需求回弹,集成灶却成为政策红利中的例外,市场全面遇冷。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1~8月,集成灶零售量为81万台,同比下降37%;零售额为67亿元,同比下降39.5%。

国补红利下,集成灶为何“遇冷”?
为何以旧换新国补红利下,集成灶行业销量、销售额却仍然双双暴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对新房市场的“深度依赖”。浙江美大有关负责人分析称,集成灶主要聚焦新装房渠道,但从202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下滑、新装房需求持续下降,导致新装需求量萎缩。
其次是参与以旧换新国补时存在劣势。据森歌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纪长安介绍,一方面,集成灶存量市场体量小,此前销售高峰期的产品尚未到换新节点,而以旧换新政策瞄准的存量市场,并非集成灶的“强项”,自然难以借到政策东风;另一方面,传统厨电换新若改为集成灶,轻则需对橱柜进行改造,重则需重装厨房,较高的改造成本与难度,让不少存量用户望而却步;此外,集成灶以旧换新只按一个单品进行补贴,在消费降级的当下,秉持“能省则省”心态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更换价格更低且各单品分开补贴的传统厨电产品。
最后是行业同质化引发价格战。某业内人士直言,在行业上升期,大量企业扎堆入局,导致产品功能高度同质化,蒸烤一体款成为多数企业的标配,创新仅止步于参数微调。因此,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不少企业只能靠降价求生,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陷入亏损倒闭境地。他举例称:“以前有家集成灶企业,既给其他品牌代工,也做自有品牌,规模不算小。如今只剩十来人的管理团队,连生产都外包出去了。”

破局关键: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突围”
尽管行业寒冬严峻,但集成灶作为集成厨电领域市场基数最大、用户认知最广的主力产品,其破局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影响消费者对整个集成厨电品类的信任度。“如果行业持续陷入寒冬,可能会削弱消费者对集成灶甚至集成厨电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某集成灶企业负责人直言,尤其是当前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已引发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连续性的担忧,这对整个集成厨电品类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集成灶企业而言,破局的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解决“存量换新难、产品同质化、利润空间萎缩”的核心痛点,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突围”。“不可否认,房地产市场下滑是集成灶需求萎缩的重要外部因素,但企业不能因此‘躺平’等待市场回暖。”某集成灶企业负责人强调,“行业寒冬恰恰是企业修炼内功的契机。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通过需求适配、技术升级等方式,主动寻找突破口。”
“越是寒冬,企业越应该沉下心,以生存为核心,解决存量市场适配、消费成本控制等核心问题,集成灶企业应当做好长期主义的产品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以终端用户服务为核心的市场培育与用户教育,夯实稳固既有的市场基础,通过以质换量、用优质服务深挖传统厨电的存量市场,拓展和总结出更加适合自己、适应当前和未来市场的企业发展之路。”纪长安表示,集成灶的本质是通过功能整合提升厨房效率与生活品质,但其价值实现必须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集成灶短期内的下行趋势已成定局,为此,不少企业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目前,集成灶企业主要从两方面切入。
首先是扩充品类,从单一的集成灶向更多厨电品类进行扩充,包括集成洗碗机、集成烹饪中心等产品。集成烹饪中心正以“小而快”的增长姿态,在集成厨电赛道中开辟新路径,虽规模不及集成灶,但增速亮眼。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5年1~6月,集成烹饪中心(仅统计灶蒸烤部分)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2.4%,线下零售额同比增长144.6%,成为厨电领域的“增长黑马”。
某业内人士认为,集成烹饪中心借助了方太品牌的市场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消费者塑造了具备完整烹饪功能的高端厨电产品形象。虽然从功能上而言,集成烹饪中心与集成灶基本相同,但在市场仍以传统烟灶产品为主的当下,部分追求大品牌、高端、实用、易用的消费者换新时更容易接受集成烹饪中心。
其次,进行跨界探索。目前,四家上市公司均有相关布局。浙江美大投资1.1亿元取得了智能驾驶公司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4.8657%的股权;火星人通过参股北京星动纪元科技与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正式涉足通用人工智能(AGI)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帅丰电器则成立了嵊州绿色金矿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型金属材料销售、光伏设备销售等新业务领域;亿田智能全资子公司甘肃亿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燧原智能科技(庆阳)有限公司和庆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产十万卡算力集群及新质生产力生态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建设庆阳国产十万卡算力集群及AI示范应用项目。
毫无疑问,如何破局是当前集成灶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不管是需聚焦用户需求,以技术升级、存量适配破解核心痛点的主动突围,还是通过扩品类、跨界探索新增长曲线,都足以证明集成灶企业并没有“躺平”等待房地产回暖。在深耕内功、主动求变之下,集成灶行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李曾婷,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