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llingen工厂:当工匠精神与工业4.0相遇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带着前一天在博西家电集团总部与Joerg Schaupp博士交流获得的理论知识,《电器》记者于2016年11月3日驱车200余公里,实地探访作为博西家电工业4.0试点之一的Dillingen洗碗机工厂。这间建于1967年的工厂,是博西家电旗下“最古老”的洗碗机工厂。但是,多年来,博西家电用“工匠精神”对其进行工艺提升和技术改造,如今,它依然是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洗碗机工厂,仍然在工匠精神与工业4.0的完美融合中不断提升,期待未来能继续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带着前一天在博西家电集团总部与Joerg Schaupp博士交流获得的理论知识,《电器》记者于2016年11月3日驱车200余公里,实地探访作为博西家电工业4.0试点之一的Dillingen洗碗机工厂。这间建于1967年的工厂,是博西家电旗下“最古老”的洗碗机工厂。但是,多年来,博西家电用“工匠精神”对其进行工艺提升和技术改造,如今,它依然是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洗碗机工厂,仍然在工匠精神与工业4.0的完美融合中不断提升,期待未来能继续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Dillingen,范本之作

  Dillingen工厂是目前博西家电旗下规模最大的洗碗机工厂,也是欧洲地区、甚至全球规模最大的洗碗机工厂。该厂厂长Kaltenstadler先生自豪地告诉《电器》记者:“Dillingen工厂是博西家电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洗碗机工厂,目前年产能为250万台。这个工厂开发出的洗碗机技术平台,已经成为博西家电全球洗碗机工厂的范本和模板,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滁州洗碗机工厂在内。”可以说,这家工厂是博西家电洗碗机生产技术的发源地和集大成者。

  跟随指引,《电器》记者沿着预生产车间到总装车间再到包装车间这样的路径,在Dillingen工厂参观了洗碗机制造流程。

  预生产车间给《电器》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自动化生产水平非常高,二是检测非常严格。整个车间充斥着机器运行的声音,原料被自动化的机器制成部件,自动运行的小车负责把物料运送到位,工人数量相对较少。在整个预生产过程中,检测环节几乎无处不在。以最终检测室为例,内置非常多的摄像头,工人通过观察检测仪来判断是否合格。若全部为绿灯则为合格;若有红灯出现,意味着存在不合格的问题。在车间的一角,摆放着一些不合格的部件,部分不合格部件甚至无法用肉眼发现问题所在。“我们的目标是百分之百合格。”Dillingen工厂工作人员说。

  比较而言,总装车间的工人数量较多,共有7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每条生产线都有几十名工人。几乎全部的工作都是由工人完成,只有一个工序是由协作机器人完成。这也是工业4.0的试点项目之一。该车间的质量管控同样非常严格。据介绍,整个组装过程需要25秒,但其后的检测环节则需要耗时50秒。

  工业4.0对生产流程的影响,也在Dillingen工厂得到具体的体现。工厂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Dillingen工厂出产的产品型号由1995年的800个增加到2015年的1800个,而订单的起订量则由1995年的80台下降为2015年的1台。

  在总装车间,《电器》记者有机会一睹协作机器人的真容。在箱体内某个安装环节,由于放置螺丝的塑料件比较软且位置比较特殊,需要先由工人将螺丝放置在塑料件上,再由协作机器人完成下一步的紧固过程。在同一空间内,工人与协作机器人配合熟练,互不干扰,场面非常和谐。

  有趣的是,在成品库内设有火车轨道,每天约有三分之一的产品通过火车运至当地火车站,三分之二则由卡车运走。而Dillingen工厂的日产量约为13000台。除了成品,Dillingen工厂还向波兰、土耳其、美国等工厂运送零部件。

  据Kaltenstadler介绍,这家工厂是所在城镇Dillingen最大的雇主,有2400人员工来自当地。与1995年相比,在产能翻倍的情况下,到2016年Dillingen工厂的员工数量仅由2300人增至2400人。

  2018年,以Dillingen工厂为范本的博西家电中国洗碗机工厂,将在滁州建成投产。该项目设计产能一期为60万台,主要负责供应中国市场,将增强博世和西门子两大品牌洗碗机在中国本土的生产和产品实力。据工厂专门负责中国区项目实施的负责人Cengiz Kucuk介绍,滁州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将与Dillingen工厂不相上下,由于中国本地很难找到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将有80%~90%的生产设备需要由欧洲运往中国。谈及中国市场,Cengiz Kucuk信心十足。他说:“滁州洗碗机工厂项目启动前,我们针对中国家庭和橱柜厂商进行了大量调研,专为中国市场打造了本土化的产品。目前中国洗碗机市场的渗透率非常低,这也是我们毫不犹豫进军中国市场的原因。我们有信心会取得成功。”

  

洗碗机,工匠之心

  除了输出技术平台,Dillingen工厂制造的产品同样承载着博西家电在洗碗机领域的深厚沉淀,颇具匠心。

  博西家电创造了很多洗碗机历史上的“第一”,这其中都有Dillingen的身影。1967年,第一台不锈钢内胆洗碗机研制成功;1986年,博西家电洗碗机漏水即停技术诞生;2000年,第一台全自动洗碗机诞生;2003年,配置灵活的碗篮研制成功;2006年,强快洗功能上线;2007年,产品开始配有灯光照明,使用更方便;2008年,晶蕾烘干技术(Zeolith drying)研发成功;2012年,Dillingen工厂第5000万台洗碗机下线;2014年,带有“家居互联”功能的洗碗机面世。在这张并不完全的时间表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博西家电在洗碗机领域的不断探索和执着“匠心”。

  在此次走访中,《电器》记者亲身体验了“晶蕾”的工作原理,只需要轻轻对着手中的“晶蕾”呼出几口气,它就开始发热。据介绍,晶蕾是一种具有特别功能的天然矿石,可以吸收湿气,释放热量,而且晶蕾可以循环使用,不会因为使用次数增加而衰减。将晶蕾应用在洗碗机的烘干环节,极大地减少了洗碗机的用电用水量,缩短了洗涤时间,降低了整机能耗,应用晶蕾技术的洗碗机可以做到比欧盟A+++级能耗标准还低10%。更为重要的是,晶蕾烘干技术在烘干玻璃器皿以及高品质的瓷具、不锈钢或塑料制品方面,表现更加出众。

  同时,Dillingen工厂的参观,也展现出博西家电始终为用户创造价值,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球战略。在展区里,既有符合西式生活习惯的碗篮和餐具,也有针对中国市场特意设计的中式碗篮和一应俱全的中式餐具。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博西家电在中国通过电话咨询和入户调查两种方式,对已经购买洗碗机的用户和潜在客户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博西家电对洗碗机产品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调整了洗碗机的机身规格,修改了碗篮的设计,并增加了筷子架。除了在硬件上进行调整,博西家电还专为中国市场需求研制了快洗模式、单独烘干模式等创新功能。

  Dillingen工厂的实验室,给《电器》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这间实验室共有几十个检测台,并设有制污室,还可以模仿每个博西家电洗碗机销售国家的标准水质,根据每个国家的水质和温度要求测试产品。随处可见形制规格不同的各国餐具,可以为全球市场提供测试服务。参观当天正好有多台测试用洗碗机在运行,测试系统可以将这些测试机在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湿度、洗净程度、能耗等参数记录下来。洗涤完成的餐具,由实验人员人工检测是否干净,并将检测结果输入系统。“这个环节主要依靠人工。用人眼和手检测放在洗碗机哪个位置的餐具洗净度高,哪个位置洗净度低。”该工厂介绍人员说,“检测人员要不停地洗手才行。”

  

二元制,产业之基

  在即将离开实验室之前,《电器》记者发现了一张非常稚嫩的面孔。询问后得知,他是一位正在Dillingen工厂学习的职业中学的学生。这位学生告诉《电器》记者,他今年17岁,就读于一家学制为三年半的职业中学。“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工厂,学习计划是在每个部门实习两到四周。”他说。《电器》记者看到,他正在制作一只黑色背景的箱子。“这是为检测餐具脏污程度用的。黑色背景会让附着在餐具上的脏东西更明显。”他愉快地向《电器》记者介绍说。

  这场偶遇,也让《电器》记者对于传说中的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有了大致的了解。“二元制”也被称为“双元制”,是一种理论与时间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为德国培养出非常多的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被誉为德国二战后崛起的重要基础。在“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下,青少年既需要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还需要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等专业培训。

  以Dillingen工厂为例,该工厂在厂职业学校实习生数量接近百名,每年定期接收一批实习生,并分别作为技术工人和管理岗位进行培训。学生每月在职业学校学习1周,在Dillingen工厂培训3周。在工厂培训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还可以参与到具体的制造过程中,与最新的技术和现代化设备近距离接触,实践学习到的知识。

  工厂为学生培训开辟了专门的教室,各式各样的工具和设备,微缩的生产线模型,一位位充满朝气的青少年,构成了最生动的“二元制”教学现场。职业培训学习涉及电子、机械、管理等诸多内容,培训由工厂方面负责完成。在《电器》记者参观工厂的过程中,一位女学生就前来见习了整个过程,一方面了解工厂的运作,另一方面向前辈学习如何进行介绍。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这样在最真实的制造现场逐渐完成传承。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