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启新共创冷暖未来——海立电器 2026冷年全球用户恳谈会昆明召开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陈莉,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51022海立电器2026年全球用户恳谈会在云南昆明召开。这场以“聚势启新共创冷暖未来主题的会议,不仅是海立电器与全球伙伴深度链接的桥梁,更是一场释放制冷产业革新方向、市场机遇与技术突破的平台海尔、格力、美的、海信、长虹等海立电器海内外客户代表参加了次会议,共产业发展新路径以及未来合作新范

行业洞察:规模突破下的转型之思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参加了次会议。在致辞中,姜风提到2025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中国家用空调产业发展的“双面性”。一方面,2025冷年,中国家用空调产销规模历史性突破2亿台大关,这一里程碑背后是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东风”、夏季持续高温的需求“助推”,是中国空调企业深耕海外市场的果。然而,姜风也坦言,国内市场“内卷”加剧,线下线上市场低端产品价格战硝烟弥漫,一些企业陷入“增产不增利”的困境她强调,面对新冷年的开始,行业亟需挣脱“价格竞争”的桎梏,转向“技术竞争、品质竞争、价值竞争”的新赛道。特别提及R290制冷剂替代、AI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突破价值。

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管指出,从保有量上来看,当前中国空调市场巨大发展潜力。在海外市场,全球供应链正从“全球化”“区域中心化”重构,北美市场占中国空调出口量的比重从10年前的20%降至8%,亚非拉市场占比却攀升至70%,成为中国空调外需增长主力。“新兴市场空调渗透率尚处中国15~25年前水平,其增量空间足以‘再造一个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当紧抓机遇,加速海外布局。”管说。

对于当前扑朔迷离的海外市场走势,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罗长远以“特朗普2.0时代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为切入点,为与会者解析全球市场的复杂棋局。他指出变局之中亦有机遇,不必过度悲观。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邢子系统介绍了当今冷暖技术的发展新趋势。他认为“绿色低碳、场景拓展、智慧运维”是冷暖技术未来发展的3个重要方向。在绿色低碳领域,他明确“天然制冷剂为主导”的行业趋势:家用冰箱/柜以R600aR290为核心,家用空调加速从R32R290过渡,汽车空调探索R1234yf、二氧化碳(CO₂)、R290多路径发展,商用冷冻冷藏推广“氨+ CO₂”系统。邢子文认为,压缩机、换热器等关键部件仍有5%~10%的能效提升空间,机组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可实现节能20%无油压缩机(磁浮离心、气浮涡旋)、多级压缩技术的应用,将突破极端工况(高温、低温)下的能效瓶颈。此外,AI技术正为制冷产业注入新活力——从电机设计的数万种参数寻优,到基于运行数据的故障预警,再到结合电价、气候的动态节能调控,“智慧制冷”的时代已然来临。

海立电器:技术驱动筑根基,全球布局谋未来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龙在致辞中回顾了海立电器与全球客户的共生共创之旅。从1993年成立之初的单一家用空调压缩机业务,到如今覆盖商用、车载、热泵等多元领域,海立电器年销量突破4500万台,过去5年增速两倍于行业平均水平。李龙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海立血脉的经营准则——研发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将每一个建议转化为创新灵感;制造环节精益求精,确保每一台产品都经得起市场检验;营销服务持续优化,力求超越客户期待。例如,针对海外市场对耐高温压缩机的需求,海立按热带工况标准研发产品;针对欧洲客户对小型化R290压缩机的需求,产品体积较上一代减小40%,性能却丝毫不减。这些无一不是海立电器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真实体现。

立电器常务副总裁季盛昌则详细披露了海立未来的战略布局。在产能规划上,国内以南昌工厂为核心,新增1000万台产能辐射全球,上海工厂转型为智能化样板;海外加速泰国工厂扩建,目标产能800万台,供应当地及北美市场,同时扩大印度工厂规模,探索巴西、北美合作产能,顺应“区域中心化”供应链趋势。研发投入上,海立过去5年投入超20亿元,十五五期间计划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销售额5%以上,重点攻坚R290制冷剂CO₂制冷、无油压缩机、AI辅助设计等领域。季盛昌特别介绍海立独创的2+3+4” 开发模式:以客户需求与技术趋势为双驱动,通过客户化设计、新产品开发、基础技术研究三大模块协同,实现快速响应与长期创新。目前,海立已与核心客户成立8个联合实验室,从产品定义阶段深度参与研发为客户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

上,海立电器首席技术官周易发布多款创新产品:家用领域的超高效变频压缩机(适配动态能效新标)、小型化R290压缩机;商用领域的双吸气口压缩机(适配新风系统,效率提升15%);新兴领域的车载 CO₂转子式压缩机(体积仅66.6cm³)、低噪移动空调压缩机,全面覆盖多元场景,彰显了海立电器的技术硬实力。

“海立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客户首选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季盛昌表示,过去5年,海立市场终端产品不良率降低50%;未来,将进一步导入AI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缩短20%交付周期。“我们将以领先技术筑牢根基,以品质口碑赢得信赖,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季盛昌说。

李轶龙表示:“海立电器一直以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承诺,是我们共创冷暖未来的坚实基础。我们希望海立电器能以此次大会为起点与全球客户携手同行,一起书写冷暖行业的美好未来。

(0)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陈莉,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