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天,变了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300年前,当马拉着蒸汽火车在轨道前行时,谁也无法预料如今的我们已经能乘坐高铁,以每小时300公里的时速跨越山川和大海。科技的魔力,从来都是在打破常规中推进人类文明它总是在不经意间,颠覆固有认知,重塑我们对“日常”定义。
就像今天的吸尘器,当大多数品牌还在做“无线”“轻便”升级时,追觅有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吸尘器不能处理湿垃圾?
如今,吸尘器、洗地机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却像被“分工”困住的两个孤岛:吸尘器管得了灰尘、毛发,却怕极了液体污渍;洗地机擅长处理湿垃圾,却在干垃圾的吸力上处处受限。

家用清洁产品如吸尘器、洗地机等如今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不过多数情况下,各自分工明确,吸尘器只处理灰尘等干垃圾,而洗地机则负责将地面拖洗干净。一旦遇到牛奶混麦片、酱汁撒米饭这类混合场景时,终究要靠人先手动清理,再换设备收尾。
明明想靠科技解放双手,现在反而成为产品的奴仆?
至少在追觅的眼中,这不可以。就在不久前,追觅推出V30 Pro吸尘器,定位也很简单易懂——干湿全场景清洁专家。一机搞定全屋清洁,这件看起来天方夜谭的事,有了具体的模样。
做到99.99%的极致

回归到最初的起点:为什么V30 Pro的推出,会掀起行业巨大声浪?难道整个行业都没看到,现代家庭对“干湿一体清洁”的迫切需求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这是行业百年以来一直在攻克的难题。高速运转的电机怕水气入侵,一丁点儿液体就能导致短路报废;若为防水加厚防护,又会牺牲吸力,变成“吸不干净的摆设”。干与湿互为矛、盾,把“全能清洁”挡在了行业之外。
但追觅,要做“拆墙人”。
耗时1年、历经248次技术迭代,追觅技术团队研发出全球最小的水气分离装置。它的体积仅乒乓球大小,却实现了毫秒级水气彻底分离。
当干湿垃圾被吸入时,液体与固体首先进入第一污水箱,随即通过气泵转移至第二污水箱。在两者之间,复杂的迷宫式流道迫使气流在毫秒级时间内反复转折、减速、碰撞,液体因惯性被层层截留,而气体则继续前行。整个过程仅需0.01秒,水气在抵达电机前已被彻底阻断回收至污水箱中。

这意味,V30 Pro在延续追觅吸尘器全球领先的大力吸优势的同时,还能安全完成液体清洁任务的处理。
正如追觅一直遵循的,拆墙之路从不止于解决问题,更要做到极致。如果只是做到水气分离,V30 Pro的价值也就停留在先锋性试验产品的阶段,远不足以打动千万家庭。基于此,V30 Pro的第二个技术标签——恒净活水洗地系统2.0,浮出水面。
这套系统自带8孔立体喷淋设计,就像一把精准的“花洒”,能以活水均匀浸润滚刷,快速软化咖啡渍、油渍等顽固污渍;紧接着,紧密刮条以恒定压力紧贴地面,如同气车雨刮器般,在污水刚产生时就将其彻底刮离,最大程度减少地面水渍残留。
除此以外,在除菌层面,V30 Pro可实现99.99%的除菌率,从家庭式“肉眼可见”的干净,进化为实验室级别的无菌状态。
细节、细节,永远是细节
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细节。
在产品使用设计上,V30 Pro同样埋下了诸多拆墙式的巧思,打破清洁中的隐形麻烦。
针对低矮空间难清洁的痛点,V30 Pro创新采用下潜式水箱与水气分离结构,实现180°完全平躺。以往需要弯腰甚至挪动家具才能清洁的床底、沙发底,如今只需轻轻推进机器就能深入;再配合 180° 灵活转向设计,桌椅腿之间的狭窄缝隙也能轻松穿梭,彻底把清洁死角“连根拔起”。

而一站式智慧清洁基站的引入,更是直接拆了“清洁后维护麻烦”这道墙。
以往洗地机清洁后,用户需手动拆洗滚刷、晾晒防发霉,而V30 Pro的基站能自动完成“活水冲洗-70℃热风烘干”全流程。活水强力冲洗滚刷残留污渍、高温烘干杜绝潮湿异味、磁吸配件收纳区随取随用……家庭全屋清洁,进入EASY模式。

当家居清洁在“无感”中自然发生、自然结束,生活的质感便油然而生。追觅V30 Pro正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与细节打磨,对“清洁本质”进行重构,让科技的温度融入生活的每一处缝隙。
这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革新,更是品牌以技术为刃,向行业难题发起挑战的勇气:产品创新,不止是解决需求,更是预判需求;不止是突破技术,更是重塑体验。
吸尘器的天已经变了。
拆墙者追觅,将永远保持初心,推动更多生活场景的革新。未来会怎么样,我们无法预判,但一定会有追觅的身影。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