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2018产品趋势观察 冰箱:保鲜再进化,智能造未来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摘要

  作为传统白电的代表产品,冰箱早已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日常家电”,因此,冰箱的技术革新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将冰箱打造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产品成为摆在各大企业面前的共同难题。AWE2018上,各大冰箱企业纷纷“亮剑”,海尔、美的、晶弘、海信、博西家电、格力、美菱、松下均在保鲜技术与冰箱智能化、健康化上展开了一场角逐。   

  作为传统白电的代表产品,冰箱早已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日常家电”,因此,冰箱的技术革新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将冰箱打造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产品成为摆在各大企业面前的共同难题。AWE2018上,各大冰箱企业纷纷“亮剑”,海尔、美的、晶弘、海信、博西家电、格力、美菱、松下均在保鲜技术与冰箱智能化、健康化上展开了一场角逐。

  

温湿度两个维度解决保鲜问题

  保鲜功能一直是冰箱的核心卖点,同时,保鲜效果也是用户日常使用中最为关注的部分。2018年,冰箱保鲜技术再次迎来升级,海尔冰箱的全空间保鲜技术、美的冰箱的双系统多温区设计和智能控湿区技术、美菱冰箱搭载的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等,无不代表了冰箱保鲜技术的前沿发展。而且食物的保鲜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防止食物腐败,而是发展成为追求食材口感、营养、颜色多方面特性的持续稳定。可以说,保鲜技术已经趋于极致,冰箱可以看成一个“时光胶囊”,食材放入冰箱后就进入了时间静止的状态,待到下次冰箱门再度开启时,时空之门将再次打开,食材才重新与时间接轨。

  回顾各冰箱企业在AWE2018上展示出的技术与产品的特性,不难发现共通之处:以温湿度调节作为突破口,利用控温控湿达到精准而持久的保鲜效果。以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为例,其冷藏室搭载首创的精控微风道技术,实现了对冷藏室各个区域温度的独立控制、实时精控、按需送风、定向降温,解决了因冷藏室温度波动导致食材保鲜环境破坏,加速营养流失的难题。在储藏湿度的控制方面,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则采用精控干湿分储技术,在冷藏室设置干、湿区,干区采用珍品微风道技术输送干燥的冷风,使干区微环境始终保持在最适宜干货储存的湿度45%左右;湿区采用HCS生态膜自动调节通透性,使湿区微环境始终保持在最适宜果蔬储存的湿度90%左右。

  美的发布的新品BCD-750WGPZV也在温度控制上下了一番功夫,它突破性实现整机-30℃~20℃的温度区间,打破常规冰箱-24℃~8℃的区间,创造新的温度极限,提升了冰箱对于不同种类的食材的储存能力。再加上美的首创的“暖心保鲜盒”,更是可以轻松实现即取即食。同样是利用控温的原理进行保鲜,松下新品具备的PrimeFresh-3℃微冻技术可以迅速均匀地将储藏室温度降至-3℃,让食物瞬间进入微冻状态,既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食物容易变质,又不会让低温破坏了食材的分子结构,影响口感。不仅如此,松下在湿度控制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电器》记者了解到,松下新品冰箱W621TF/TG系列搭载了松下独家的臻材室,可提供20%左右相对湿度的干燥保鲜模式和40%左右的低湿保鲜模式,给各种干货臻品最适宜的储藏环境。

  不同于控温控湿的技术,容声冰箱推出的“全生态养鲜”冰箱系列新品,打破了传统冰箱的保鲜模式,用“养鲜”的标准来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海信容声冰箱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鲍雨锋介绍称,通过系列保鲜保湿测试对比,各类食材在容声“全生态养鲜”冰箱中保鲜保湿效果良好,重量也基本没有变化。4天的实验过后,蔬菜的菜叶依然挺拔,肉类纹路依然清晰、色泽明亮。

  

健康趋势日益明显

  除了对保鲜功能的再进化之外,食材健康也是消费者日渐重视的方面。杀菌、消毒、分区隔离,这些过去看起来属于保鲜附属品的功能已经成为各企业技术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保鲜功能,不仅要保证食材的口感,还要保证食材储存时的健康度。根据2010年全球卫生理事协会的对9个国家的《家庭卫生报告》调查,46%家庭的冰箱无法通过细菌检测,其中每平方厘米含菌量高达7850个。这些细菌对食物的污染,造成了冰箱里的腐败异味,更易引发腹泻、脑膜炎等疾病,所以食材健康成为焦点问题,各大冰箱品相纷纷在此领域发力。

  在AWE2018上,可以看到很多冰箱厂商在健康技术上的展示,TCL冰箱的AAT智慧除菌系统就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据悉,AAT智慧除菌系统通过AAT+智慧风的组合,可主动去除冰箱内91.17%的大肠杆菌,加上防霉1级抗菌门封的使用,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能达到99%。同时TCL所有新品搭载了抗菌门封和抗菌把手,真正做到了食材保鲜、营养健康和家人呵护的内外统一,让食材不仅能够吃的舒服,还能吃的放心。

  松下冰箱新品也承载着健康的理念,多款搭载nanoeX纳米水离子技术的新品都代表了松下在健康技术上的最新成果。《电器》记者了解到,该技术通过多重引线放电,羟基自由基的发生率是之前nanoe技术的10倍,除菌及净化能力有所提高,可消除冰箱内的细菌并达到除味效果。

  此外,博世家电在AWE2018现场发布的“维他鲜动力多门冰箱”系列新品上也有除菌健康技术的加持。据悉,该系列产品搭载了“铂金净风系统”,其原理是在内循环的风路上加入纳米级铂金空气过滤系统,使得冰箱中的细菌、霉菌和异味再也没有生长和传播的的条件。通过多维立体送风,让健康的冷气充满冰箱的各处空间,打造健康食材环境。

  

智能化赋能成为新突破口

  如果说保鲜是冰箱的“本职工作”,健康是对食材储存的进一步延伸,那“智能化”就是赋予冰箱生命的活力。近年来,智能化风潮席卷了整个家电行业,冰箱也不例外。很多以前看起来是天方夜谭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冰箱不仅拥有了显示屏,还支持触控操作与语音互动,甚至可以识别放入冰箱的食材。大胆设想一下,随着智能化的深入,未来冰箱将拥有自主识别、自主下单、自主定义储存方式并配合其他智能厨电进行烹饪。只需要告诉冰箱或者其他语音终端“我今晚要吃鱼香肉丝”,下班后用户就可以看到桌子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虽然目前距离这种生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终会到来。

  在AWE2018上,可以看到很多进步中的智能冰箱。美的冰箱新品BCD-750WGPZV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内置的高清防雾摄像可以实现超过500种食材的毫秒级精准识别,就是冰箱智能化的第一步,即食材智能识别。冰箱配备的21.5英寸高清智能大屏,则是通过大屏智显,突显智能交互场景。《电器》记者在现场看到,美的的AI智能美食管家可以帮助用户轻松享受在线购物、营养健康管理、食材管理等智能体验。

  海尔则通过自有的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让冰箱智能化更进一步。海尔新一代智慧冰箱将图文溯源技术升级到了视频溯源技术,使其不止成为超市入口,更成为打通用户厨房与食材源头的通道。例如用户在超市购买特殊食材后,冰箱就能获取订单信息,并提供专业的食材管理方案和烹饪方案,这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慧家庭美食解决方案。

  澳柯玛也在AWE2018上展示了在冰箱智能化上取得的成就。《电器》记者来到澳柯玛展台时,看到一款大屏智能冰箱引发众多观众围观。据悉,这是澳柯玛与京东联合研发的集视频监控、存储食品智能管理、物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式五门风冷冰箱。当有人距离冰箱0.5米的时候,它的屏幕会自动亮起,进入智能交互模式。同时,该产品还具备食材智能管理功能,通过内部的三个摄像头,拍下食材的照片,再借助图像识别对其进行识别,最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以照片方式呈现在外部屏幕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图像识别之后,这款冰箱将会提示用户为识别出的每种食物设置合理保存时间,并在过期前2天提醒用户及时处理,真正做到对食材的智能管理与灵活提醒,让冰箱成为食材智能助手。

  

冰吧、冷柜走向普及化

  除了冰箱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外,家庭冷链产品的普及化也进入了加速阶段。在AWE2018上,众多冰吧、冷柜新品纷纷亮相,不同于以往以商用为主要用途,这些新品多是以满足个人用户需求、家庭日常使用为卖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冰箱的冷藏功能已经很难满足小型聚会、酒类储藏、食物随吃随拿等多种需求。在这种趋势下,家庭冰吧与冷柜产品应运而生,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卡萨帝作为高端家电品牌的代表,在AWE2018上,为消费者带来了固态制冷酒柜以及馨享冰吧两款产品。据悉,卡萨帝固态制冷酒柜采用固态薄膜制冷技术取代压缩机制冷,使用户在正常使用状态中“0”噪感享受。同时,固态制冷酒柜箱内运行温度、冷管温度均保持±0.1℃内,拒绝影响酒的口感和寿命,打造零振动、零波动、零噪感的“窖藏级”储酒效果。卡萨帝推出的馨享冰吧则将食材储存需求进一步细分化。该款产品专门针对温湿度要求极为严苛的母乳、辅食,锁住食物营养的同时,避免食材污染。通过这款产品,卡萨帝将成为冰吧行业的破局者,打造专属母婴人群的馨享冰吧,细心呵护母婴健康,为母婴选购提供新标准。

  海信也推出了一款家用厅吧产品,致力于将这类产品打造成为消费者享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海信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信冷柜率先提出了建设“美好客厅生态”的理念,基于用户的社交待客、便捷生活、健康饮食等场景,以“冰冰”厅吧作为载体,一方面依托于海信的彩电、空调等产品,让整套家电与高端家具家居联动,形成顶级的客厅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凭借自身的精致分储、精确控温功能,为家庭的各种饮品提供专属冰储方案,并通过当前的智能化设计和后续的物联网升级,实现与用户的人机交互、与饮品销售商的互联互通,打造位于客厅的高端饮品中心,为用户构建私人定制的饮品生态。

(0)

本文由 电器杂志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